发布时间:2019-02-15 16:37:3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张近东与王健林相向而行:地产没落 零售崛起?

  节全国消费首次突破万亿之际,万达终于将手中的百货板块出清。

  2月12日,苏宁易购(11.240, -0.31, -2.68%)董事长张近东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的全部37家百货门店。

  张近东与王健林的这次百货业“交接”,更像是两个时代的更迭:地产黄金年代走远,零售时代来临。

  交接37家百货,张王相向而行

  创立于2007年、曾用名万千百货的万达百货在鼎盛时期全国门店总数曾达110家,与商业地产、文化产业、高级酒店一起并称为万达集团的四大支柱产业,也一度被认为是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公司之一。在万达不断瘦身过程中,这一“鸡肋”业务线最终还是被砍掉。

  万达百货曾被寄予厚望。

  在2012年秋天举行的万达商业年会品牌合作洽谈会上,刚刚更名的万达百货正式亮相,被认为是万达集团整合品牌资源、发力百货板块的一个重要信号。

  然而,紧接着在此后的2013年,万达百货却净利增亏7%,收入只完成计划的91%,成为那一年万达集团旗下唯一未完成指标的公司。随后尽管其在2014年完成了利润目标,但在万达集团2015年半年会上,百货就被踢出了万达的四大支柱业务。

  在万达的瘦身之路上,百货成为“弃子”并不意外。

  从2012年开始,传统百货的关店潮就已经横扫中国。用逆流而上来形容万达百货并不为过,在这一现实背景下,万达百货完成更名并试图造就一番成就,只不过最终还是难以抵挡实体零售大幅下滑的历史洪流。有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一年,万达百货就关闭了56家门店。

  2017年,与万达相向而行的,是苏宁逐步加重线下门店布局。

  当年苏宁启动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提出“三年两万店”目标。仅仅在2018年,就新开门店8000多家,截止年底苏宁各类门店总数超过11000家。这意味着此前定下的“三年两万店”目标,用时一年提前完成过半。在张近东看来“这样的开店规模和速度,在世界零售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仅剩的37家万达百货在2019年春节后找到接盘侠,张近东与王健林在零售之路上也进行了一次“交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随着万达逐渐变轻、苏宁逐渐变重,张王两个大佬在相向而行的路上,因零售正擦肩而过。

  两个节点,两个行业的更迭

  行业的成长与蜕变与所处时代的经济引擎更迭关系密切。地产如此,零售亦是如此。

  从2003年8月份国务院“18号文件”明确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后,中国地产业伴随房价飙涨开始逐步走上巅峰。而在地产业崛起初期,中国的零售行业风云激荡,造富频频,以胡润富豪榜为例,2004-2005年蝉联中国首富的就是从事零售业的国美黄光裕。

  管窥十余年间地产与零售两个行业的更迭,两个节点尤为突出。

  第一个节点是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四伏时,刚起步没几年的中国楼市陷入萧条,万达却逆市而起,一年新发展七个万达广场,并将总部管理中心由大连迁往北京CBD。彼时房价还处于大爆发前夜,万达却已经成为当红炸子鸡,被银行看做是重点大客户。

  对于苏宁而言,2008年也值得铭记。当年老对手国美掌舵人黄光裕涉嫌经济犯罪而逮捕,在国美动荡后,被称为“千年老二”的苏宁在营收上一举超越,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连锁巨头。

  而彼时,电商尚未掀起零售巨浪,京东的刘强东甚至因为资金链承压,做好了“到最后就是2008年年底,拿不到融资的时候可能就准备解散”的决定。阿里巴巴还没有创造淘宝双十一,天猫事业部也才刚刚成立。

  第二个节点是2015年。整个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销售额、开发投资等多项主要指标出现同比增速回落。以当年的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例,达到了1%的低点。在房地产黄金十年被认为终结后,万达也在当年提出了“轻资产”战略转型。

  再看苏宁,面对阿里京东等线上势力向下快速渗透,“广结盟”成为主题词之一,先是8月与阿里宣布战略合作,阿里以283亿元规模入股苏宁,持股19.9%成为第二大股东。接着9月,又宣布在线下与万达进行“捆绑式”开店。2015年,B2C电商模式首次占比超过50%,网购C2C时代渐行渐远,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大势已起。

  从2008年与2015年这两个时间节点看,地产与零售两大行业的交替,更像是两个时代的更迭,从2008年的地产为王时代似乎已经变成了当下的零售为王时代。

  或许是因为拉动经济的引擎变了。一方面,新经济周期下,房地产行业被锁在调控的笼中,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的逻辑正在发生逆转;另一方面,消费作为经济稳定增长“压舱石”的作用更为明显,201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万亿元,消费连续五年成为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76.2%。

  消费升级时代,地产商做不好零售?

  随着消费全面取代投资、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未来5-10年持续升级变化的消费力,才能生产出新一轮发展的红利。如果说过去十余年,对于房子的需求造就了地产业,那么未来几年,无疑会是零售的大时代。

  春节前夕,国家发改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提出六个方面24项具体措施,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以进一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此前在2018年9月、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文,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明确了主攻方向。除此之外,地方政府也在加大力度促进消费发展,如此等等。有媒体援引专家预测称,2019年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将超过80%。

  那么,问题来了:新消费红利时代,为何万达要卖了百货?与风头正盛的线上线下零售巨头相比,地产商反而成了助攻?

  在楼市黄金年代中,地产+零售的配置里,零售基本是处于辅助、商业配套的地位。经营零售的难度大利润薄,地产商大多并不指望零售能多赚钱,而是以零售服务于卖房。所以,对于商业地产商而言,自营实体零售并不是一只好养的“现金牛”,既然费力不讨好,何不撒手给专业零售商。

  在新零售时代,地产项目反而成为零售商们线下渗透的据点,对于商业地产商而言,零售火爆带来流量,自己退而收租,稳坐“二房东”成为上策。

  2018年9月,京东7FRESH与保利、大悦城、万科、越秀、绿地等16家地产商进行项目落地合作签约,并宣布未来3-5年开1000家店。此前的3月,阿里投资的盒马鲜生一口气签了13家地产商,加速推进开店计划。

  除了阿里京东,苏宁与地产商合作的手笔也不小。2017年12月,在苏宁宣布“三年两万店”的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发布会上,300家地产商参加签约仪式。随后在2018年4月,苏宁控股与碧桂园签订协议,当时预计年内有600家苏宁小店、苏宁直营店将入驻碧桂园。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