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5 20:23:5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年轻人相亲屡战屡败,这个锅“消费升级”得背(6)

最根本原因,新一代消费者所面对的环境和氛围,使得消费者的人格发生了分裂,笔者称之为消费者有多重人格化的倾向,此乃新消费特征之二。

这种分裂可以用两句话表达:在消费市场,你以为本应是不同的阵营,其实是趋同的。你以为本应是相同的人群,其实是不同的。

过去我们对消费用户的划分尺度,比较清晰。首先是地域,比如湖南人就该爱吃辣。然后是层级,比如一二线三四线;还有收入水平,等等。这些都是显性的标志。

但是新一代消费者,很多时候这一尺度是隐性的,甚至是隐秘的,连消费者自己也未必能表达清楚或者意识到。甚至于, 在同一个消费者身上,置于不同场景中,会产生自相矛盾的自我。

其实相亲场景就是一个极佳的例子,很多人在相亲中,都会不知不觉的跳出自我的层级,用近乎上帝的视角去审视对方是否符合自己,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错位的。

互联网也一直在帮助零售业改进,用科技和大数据的手段给消费者贴上各种标签,所谓用户画像,来更好的服务消费者。

不过,用所谓的大数据给用户无限的贴标签,就能解决吗?还是回到相亲场景。哪个相亲者不是带着一堆标签去看对方的?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例子,男生见过的6位女生都是有血有肉的大活人,但是相亲者最后连人都记混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了人们足够的寻找自我认同的空间,哪怕你的趣味是小众、反潮流、甚至另类的。现代社会人们稀缺的不仅是时间,还有足够充分的个体空间。现在碎片化的不仅是社会结构,也是每个人的面目。

这种碎片化有一个好处,有个说法是各层级社会人群正在“固化”。但是至少从消费的角度看,现代人并没有固化,只是看起来更加分裂。这会让习惯了传统零售思维的商家面临极大挑战。

传统零售业有个本质诉求,一直没有变过,他们总想找到个模板,然后大规模复制。不可复制的,就不是零售业,因为也没有办法规范化流程化。无论门店,商品,还是模式。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