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5-15 15:19:5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怎么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的生态系统(4)

    小编:现在创新的大环境很不错,但如何做到持续不断的创新呢,很多公司都是跟着创新的热点走,没有固定的方向,怎样把握一个好的方向?
 
    俞德超:我们很专注,那么多的大分子、小分子,大分子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领域,我们都不做,包括单克隆抗体里面的ADC(抗体药物偶联物)药物,美国公司也做得很多,我们不做,我们就做单克隆抗体。我们希望有一天,它们是中国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时候都能用得着、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一个公司就像一个人一样,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集中搞这个细分市场,将它做得最好。实际上,单克隆抗体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现在在研的生物药里面,83%是单克隆抗体。
 
    中国公司当下是缺技术,还是缺优秀的CEO?
 
    小编:中国很多制药企业规模很大,但很多是家族式的企业,与国际制药领域通行的做法不一样,你觉得这些公司未来是否能与国际接轨?未来引领中国制药领域,会是这些公司吗?
 
    俞德超:制药行业在中国还是在起步阶段。不像别的行业,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资源。一个家族企业,手上有非常多的资源,有第一桶金,像我们没有第一桶金。这个行业要有大规模投入才有产出,所以家族企业不一定就做不好,家族企业也有做好的,中国也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当然现在这个时代,制药公司要变成真正的创新行业,必须面向国际,成为在国际平台上,做创新药的企业。
 
    小编:有专家表示,目前生物产业、技术、资本不是很大的问题,但缺乏综合的管理人才,这种局面可能对研发型企业没什么影响,对一个生产型公司来说,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
 
    俞德超:是的。现在大部分企业包括我们公司,大部分都是留学生回来,专注于技术,生物产业企业单靠研发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经常提醒我自己和我们团队,不希望别人看信达就是一个只做新药研发的,我们所有的东西都是以市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包括我们的创新和投入。所以我们招了一批国际化的人才,利用国际化的资本,投资人都是国际化的,面向国际市场,做创新产品。我们公司正在转型,从研发转型到商业,现在已经开始准备做销售了。
 
    国内资本市场对新药创新不友善?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