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0 14:08:1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九部门整治保健品欺诈背后:有老人被骗后自杀(4)

  青岛60岁老人陈正林的悲剧就跟“免费旅游”有关。据央视报道,陈正林从2013年起,四年时间买了近10万元保健品。保健品公司承诺让其和老伴去巴厘岛旅游,但一直未兑现。

  2017年3月11日,陈正林跳海自尽,留下一封遗书:“我以自己的教训来告诫那些好人,不要轻易上这些购保健品送东西、送旅游等的当。”

  除了提供各种“好处”,营销人员常向老人们打亲情牌——对于一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这种热情和关爱很容易令他们感动。

  可温情背后往往暗藏陷阱。《南都周刊》今年采访了一名曾在某“养生馆”推销保健品的工作人员,这篇题为《我是怎么骗老人买保健品的?》报道,后来被《读者》杂志转载时使用了另一标题:《养生讲座“十面埋伏”》。

  据报道,浙江一家养生馆连续三个月的销售冠军“小K”介绍,公司有专人培训保健品销售员,他们必须学会揣摸老人心理,并掌握一套“话术”——

  “我们一般不叫他们爷爷奶奶,而是叫叔叔阿姨。因为这样显得他们更年轻。”

  “保健品要说成‘保健食品’,老人容易放下戒备心。”

  “我们每天都开会,几个人琢磨一位老人,专门针对老人的性格、家庭及收入状况进行分析,并且制订第二天的计划。”

  小K介绍,“养生专家”善于调动现场气氛,制造病痛的恐慌;而在保健品的谈价环节,业务员和经理往往会在老人面前表演“双簧”。

  后来,小K觉得做这行“不是一条正道”,便离开了养生馆,回到老家。令他沮丧的是,他的奶奶也时常参加“养生讲座”,并在销售员的推荐下购买保健品。小K劝奶奶不要买,可老人就是不听。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