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7 19:12:1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舆情报告】民生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涉嫌欺诈客户近8000万元蒸发

【舆情报告】民生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涉嫌欺诈客户近8000万元蒸发

舆论概况

8月7日上午,第一财经发表题为《民生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涉嫌骗取客户近8000万元并蒸发掉》的文章,立即引起了公众对民生银行的关注。文章称,在民生银行武昌分行客户经理的推荐下,当事人卢春明于今年5月3次将自己及亲友的3000余万元存单抵押给该行,并交给银行进行“理财投资”。与此同时,另外12个账户也购买了这笔“理财”银行理财产品案例分析,总金额约8000万元。在那之后,银行将资金以承兑汇票的形式借给借款人湖北永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福公司”)。今年7月中旬,借款人李青失联,引爆了该基金的坏账风险。

8月7日晚,民生银行武汉分行回应称,卢春明等人将个人存单质押给民生银行,为永福公司在该行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提供全额质押担保。银行质押,不存在存款“失踪”的情况。同时强调,在该业务中,除存单质押合同外,民生银行未与投资者签订其他合同。银行对陆春明等人与永福公司签订的借款合同一无所知。借款合同中提到的“永福公司、民生银行武汉分行、中石化巴陵分行签订封闭式还款协议”,实际是指永福公司向民生银行借款4300万元,不是上述借款合同。本行将进一步核实相关情况,严格履行相关合同约定,并采取必要措施协助上述资金提供方对永福公司进行追索。这一回应引起各方对事件的关注和讨论,舆论高涨。

8月8日,《中国经济网》发表《民生银行披露理财产品2个月3次赎回困难,银行不认账》一文,将三起“理财”事件联系起来民生银行“产品纠纷”,短短两个月。甚至曝光,从而将民生银行推向舆论热点。

8月9日,《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8000万“理财”成第三方质押担保?文“民生银行涉嫌非法销售”一文,深入事件详情及当事人言论,这篇文章的发布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时间,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换脸”事件成为舆论焦点。

舆情传播分析

8月6日至8月11日15:00,民生银行理财产品“变脸”传播情况统计如下:18篇传统媒体(《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 、《商报》)报刊、青岛日报等),网络媒体273篇,股吧113篇,微博514篇。网络媒体和微博成为舆论的主要焦点。其中,“第一财经”8月7日发表的《民生银行应对存款“消失”:未签订理财合同》一文,新闻热度为89.16,被转载40次。@证券市场周刊新浪微博平台8月7日发布微博,标题为“ “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换脸客户”蒸发近8000万元,受到高度关注,累计转发322条,评论74条。@21世纪经济报道8月9日新浪微博发文, “8000万‘理财’成为第三方质押担保?民生银行被指“非法销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截至发稿,微博收到145条转发,64条评论。成为第三方质押和担保?民生银行被指“非法销售”银行理财产品案例分析,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截至发稿,微博收到145条转发,64条评论。成为第三方质押和担保?民生银行被指“非法销售”,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截至发稿,微博收到145条转发,64条评论。

新财富舆情分析师观点

纵观“民生银行理财产品‘换脸’”整个事件的舆论发展历程,具有以下特点:

1. 媒体传播负面新闻,引起公众关注

该事件最早由当事人卢春明于8月7日在半岛网发起,《第一财经日报》发表题为《民生银行高收益理财产品涉嫌诈骗客户近8000万》的文章元蒸发”拉开序幕。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舆论关注度不断提高。

2、公司表示急于推卸责任,导致舆论预警指标飙升

在这次事件中,民生银行的舆论管理令人印象深刻。首先,事发的客服经理表示,“作为民生银行的客户经理,他是一名普通员工,所有的行为都是职业行为。目前,银行没有授权他公开发言,并且他不能公开谈论客户的各种声明。” 这样的回应只能进一步增加负面舆论的热度,不能为舆论反应争取时间。再次回应公众,是急于澄清关系的声明。虽然民生银行在负面舆论当天就立即就此事发表了声明,但声明只是一味拉开了该行与此事的距离。

3. 事件未定前,舆论可能重演

目前,对此事的处理没有明确的意见和方法。由于这是近两个月以来民生银行第三次曝出理财产品相关负面消息,公众对该事件的关注度不会降低。如果处理好,民生银行的舆论可能会再次上涨。(新财富舆论中心黄旭)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