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8 15:47:5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财政赤字货币化”为何引爆学界?大家到底在争论什么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的大暴发,多国推出“史无前例”的经济刺激政策,在理论层面,经济停滞的高杀伤力和捉襟见肘的政策空间迫使一些国家对“现代货币理论”(MMT)进行了勇敢地尝试。与此同时,在中国也引发了有关政策选择的热烈讨论,最典型的例子有关“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争论。

  “赤字货币化”到底在争什么?

  中国财政科学院院长刘尚希4月27日在参加一个会议时发言表示,可以用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适度地实现赤字的货币化,把财政和货币政策结合成一种新的组合,以缓解当前财政的困难,也可以解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的问题。

  在具体的操作方法上,刘尚希建议,特别国债的预算规模可以考虑达到5万亿,分次发行,央行扩表,零利率购买。在适当的时候央行可以缩表,以防资产泡沫。缩表时,可以考虑将特别国债卖给商业银行。这是一个无风险资产,卖给商业银行可以调整它的资产结构,通过财政途径发出去的货币可以回收。

  据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介绍,适当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按法定程序,需经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具体方案将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调控的需要,财政收支的状况等因素确定。

  原本定于今年3月3日和5日召开的全国两会因疫情推迟。按照最新的官方消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5月22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于5月21日在北京召开。

  因此赤字率要提高到多少、特别国债怎么发,还有待全国两会“见分晓”。

  对于刘尚希提出的建言,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表示,中国的银行体系尽管在信贷的公平性上存在问题,但传导机制是正常的,目前的问题是财政政策是否合适,效率如何。

  她表示,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国债,就是对财政的支持,也借此吐出基础货币实现信用扩张并创造货币。之所以中央银行不直接购买一级市场的国债,是希望对政府财政有一个市场约束。

  吴晓灵认为,不是财政赤字不能货币化,而是看两个问题:一是货币化必须以货币政策目标为限才不会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二是财政政策要有效率才不会伤害经济。经济危机时期财政赤字的比率不是不可扩大,此时要在挽救经济与财政纪律中做权衡。

  因此,吴晓灵指出,现在要考虑的问题是:中国财政政策是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为主,还是以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为主;当前解决就业问题是加大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投资为主,还是救助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为主;财政对困难人群的救助能否精准,减少跑冒滴漏;当前情况下用结构性信贷政策与用财政政策调结构哪个相对更有效率。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