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02 15:57:3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B站到底给社会经济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先说结论吧:B站不生产价值观,只是价值观s(此为复数形式)的筛选者和展示方。
 
    为什么这么说?7月13号B站大面积视频被下架的时候,我认识的一个小朋友,陷入了难以明状的忧伤之中。
 
    这个小朋友属于一个标准的二次元人种,B站刚需用户。看弹幕、刷新番、泡B站,几乎已经成了她工作之外的正经事。可能你很难理解,那就对了,因为你不是B站的精准用户,而她恰恰是B站用自己的注册体制给层层筛选出来的。
 
    为什么?大多数人去B站看视频,实际上是非注册用户,真正注册过B站的人应该明白,你要回答100道二次元细节问答题啊!整整100道,这样你才会具有在B站里发弹幕的资格。B站大部分剧下架之后,青龙老贼写了一篇东西,叫《我为什么还持续看好B站》,其中给出的理由很充分:B站最大的价值,不是提供视频点播这种工具价值,而是有“文化价值取向共识”的社区价值。
 
    简单解释下什么叫做“文化价值取向共识”的社区价值,其实在过往的网络历史中,这个东东总是频繁地重复出现,天涯的盖楼党,猫扑的观光团,网易的跟帖局、微博的围观群众……这些几近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历史的群体,实质上即是构成了天涯、猫扑、网易、微博一时风起云涌的社区价值,因为这类群体具备相同的三观,即“文化价值取向共识”。
 
    时移势易,当这拨网络上的中老年群体骤然因为各种原因作鸟兽散时,B站即用自己的用户注册筛选机制恰恰汇聚了一个更为年轻的群体——Up主和弹幕党们,用青龙老贼的原话讲,他们“团结在泛二次元上下游、连横着各类主流文化门槛外的亚文化”,即构建成了一种具备自我标志性意识的话语权,这是B站的“文化价值取向共识”的社区价值。
 
    谁掌握了话语权,谁就是中年人——这是线下的游戏规则,在互联网上,后喻文化(即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中提出的概念,指年轻人因为对新观念、新科技良好的接受能力而在许多方面都要胜过他们的前辈,年长者反而要向他们的晚辈学习)越来越显性,谁是年轻人,反而掌握了话语权。所以,B站的丝毫变故,似乎都能牵动当下中文互联网的神经——被筛选的年轻人,不仅有话筒,声量还不低。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