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4 15:19:5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风控失控大量平台遭遇套现欺诈,央视曝光吉林一位在校大学生

风控失控大量平台遭遇套现欺诈,央视曝光吉林一位在校大学生

近日,央视曝出吉林大学生通过校园贷兼职上当受骗,欠百钱消费金融公司贷款6.9万元。由于无力偿还,他们开始接到催收电话,不断骚扰甚至威胁,影响正常生活。催收公司的客户为深圳市百钱金融服务有限公司。

这只是当今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风险的冰山一角。当前消费金融刚刚起步,风控模式存在诸多缺陷,也导致消费金融公司整体坏账率居高不下,成为行业难以言喻的痛点。

风控失控,大量平台遭遇套现诈骗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吉林省大学生通过“校园贷”落入骗局的案件。

骗子与大学生签订劳动合同,借用大学生个人信息,先后在4家消费金融平台购物。之后,一共通过现金贷借了6.9万元,平均每月还款5500元。在多个平台借钱后,骗子不知去向,大学生无力还贷。深圳市百钱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委托的催收公司随后开始催收工作。经调查发现,受骗学生数量不小。

巧合的是,阿里旗下蚂蚁金服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蚂蚁花呗也遇到了套现问题。2015年4月16日,蚂蚁花呗正式上线,但产品上线以来,却遇到了提现问题。随后,蚂蚁花呗开始了与套现分子的长期斗争。2015年9月8日,蚂蚁花呗发布数据显示,在过去六个月里捷信套现工作人员叫我不要说,蚂蚁花呗清理了数千家涉嫌套现的不法商户。

同样,京东作为电商消费平台推出的消费信贷产品京东也频频出现套现问题。因为京东的直销模式,套现现象虽然没有蚂蚁花呗那么多,但数量也不低。为此,京东多次提醒用户不要轻信中间商提现,以免上当受骗。

但实际上,无论是蚂蚁花呗还是京东白条,都没有多少减少套现行为。反倒是网上出现了大量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的“套现教程”。

如果说百千金融、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金融公司缺乏金融基因,缺乏风控经验,无可厚非。套现欺诈的问题是不可想象的。

北银消费金融此次涉及约200人,基本上每人在北银消费金融贷款20万元,总额约4000万元。目前,已有多名用户对北京消费银行提起诉讼。随后,北京银监局公布了罚款15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平台之间不共享信息导致重复的欺诈行为

在消费金融行业,诈骗行为并不仅限于上述的群体性、大规模的犯罪行为,其中不乏个人行为。

“我想用两部手机,我今天去了汇金和友一,他们好像不在照片里。” 在一个交流群里,有网友这样说。

“卢”是专门针对消费金融公司作为诈骗对象的人群中的特有名词,意思是贷款买了手机不还钱。这些专职骗子惯用的操作模式是通过不同平台贷款购买手机,然后出售手机获利。

和讯网调查发现,这群人的具体人数暂时无法统计,但类似人群的规模确实不小。为了交流诈骗经验,甚至有人总结了不同消费金融平台的贷款风控要求,以供参考。

“各个平台之间缺乏信息,所以骗了一个,还可以骗另一个,”一位知情人士告诉和讯网。目前,这种诈骗手段已经屡试不爽,有人甚至赚了几十万。

风控不足导致消费金融公司不良率居高不下

事实上,消费金融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因此,很难有足够的数据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建立完善的风控模型。风险控制的缺失最终导致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率居高不下。而也正因如此,消费金融公司很少对外披露自身的经营数据。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相关消息披露的数据,苏宁消费金融自2015年开业以来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捷信套现工作人员叫我不要说,2016年1-6月亏损近1.5亿元。至三季度末,亏损扩大至约1.9亿元。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最新财务数据显示,不良率达到10.37%。

《21世纪经济报道》还披露,截至2015年末,北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中银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公司、四川消费金融公司前四家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率晋城消费金融公司分别约为2%-3.7%。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南京银行(601009,股吧)消费金融不良率为1.47%。

业内人士表示,在消费金融公司内部,不良率不超过10%是可以接受的,但事实上,能够做到不良率低于10%的公司非常有限,而且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率远低于10%。远高于10%,甚至一些为大学生做分期的平台,不良率都在25%以上。

破解消费金融风控4大漏洞

和讯网梳理发现,归纳起来,消费金融的风控漏洞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央行征信体系缺乏征信记录:消费金融行业的目标客户基本不在央行征信范围内,导致消费金融公司审核缺乏基础依据;

2、消费金融公司风控模式不完善:消费金融在中国刚刚起步,这些在央行没有征信记录的人还缺乏数据,很难建立完善的风控模型;

3、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信息隔离:这就导致了一些人在A公司有逾期记录,但在B公司仍然可以贷款。在某交流群,很多网友表示在其他平台仍然可以贷款即使它们已逾期;

4、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人员自我窃取:业务人员每完成一笔交易就可以获得相应的佣金。消费金融公司部分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利益,会帮助不良信用人员绕过风控措施。

曾有网友告诉和讯网,他有一笔苏宁消费金融的贷款,逾期了,后来又借到了捷信消费金融公司的贷款。“当时我把逾期的情况跟苏宁捷信的工作人员说了,但他还是帮我贷款,后来追着我还贷款,我就跟他说:‘你也赚了1000多元',然后他就不催我了。”

事实上,各家公司都在积极寻找解决行业存在问题的办法。比如前不久,好用分期、有分分、百钱金融、小牛分期、即刻金融等5家消费金融公司联合起来组成风控联盟,试图解决彼此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

导致逾期的6种情况

风控再好,也难以避免所有风险,只能尽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这是每个在金融行业做风控的人都知道的道理。

消费金融行业风控问题主要来自逾期不还款。和讯网在多个消费金融维权群调查了解到,导致逾期不还款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

1.蓄意诈骗:利用当前消费金融行业整体风控不完善、企业间信息隔离等特点,在多个平台进行诈骗;

2. 陷入金融危机后,无法按时还贷:因临时失业或突发的过度开支,无法补足足够的资金来偿还贷款。资金问题得到缓解后,大部分资金将继续返还;

3、贷款的利率和各种手续费可以接受,但高额的逾期违约金被无视,一不小心逾期就不能容忍;

4、由于工作繁忙或临时有特殊事件,导致不慎逾期,这些人大多会选择退货;

5、失去经济来源后无法完成还款;

6.因受骗或不知情而产生贷款,最终无法偿还。长春大学生事件和北京银行消费金融事件都属于这种现象。

如前所述,消费金融行业在我国刚刚兴起,尚未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备风控体系。就消费金融行业的客户而言,其赚钱能力和信用意识完全低于银行客户。消费金融本身就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初衷是为无法从银行获得信贷的人群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消费增长,同时也为这部分人群积累信用记录。

如何完善风控体系,如何结合中国国情,设计一套适合中国实际的风控体系,尽可能兼顾非恶意人员的逾期还款,减少贷款矛盾,这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不良率的降低,也有利于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消费金融风控存在哪些深层次问题?专家学者和业界怎么看?有没有办法打破它?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