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2 19:05:4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通胀,不高谈阔论,我试图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上弄懂

通胀,不高谈阔论,我试图从最基本的经济学原理上弄懂

全文数 4105

13分钟阅读

通货膨胀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为通货膨胀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感受到的,但是究竟什么是通货膨胀,我们实际面临的通货膨胀水平又是怎样的呢?这一点很难说清楚,别说我们普通人,就是经济学界的专家对通货膨胀也有不同的解释。

说到通胀,基本上就离不开GDP、M2、CPI这些名词。相信很多人都对这些很好奇,可能会尝试在网上寻找一些答案。

我基本上也是这样,但是我发现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可以解决我疑惑的答案。相反,看了很多观点,觉得充满了阴谋论。

对此,我一直想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今天我们不谈保险,只谈通货膨胀。我不会谈论它。我试图从最基本的经济原理来理解实际的通货膨胀水平。我们应该到什么程度才能不被通货膨胀侵蚀。

经济学专业的可以直接在右上角关闭。这篇文章的观点基本来自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只写给完全不懂又想稍微懂一点的人看。

国内生产总值:

定义: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这是宏观经济学中GDP的定义。通常我们是按年计算的,也就是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的XX年我国XX年的GDP总量是XX亿。

GDP可以从买卖双方的角度来理解,但不管从哪个角度计算出来的值应该是一样的,因为你卖东西得到的钱就是人们买东西花的钱。

一国GDP=居民消费+居民投资+政府消费和投资+净出口

家庭消费:指在汽车、家电等用品和医疗理发等服务方面的支出。

家庭投资:这里的投资不同于我们常规理解的金融投资。指设备、存货等物品的购置支出。还有一点,比如我们买房子,是投资,不是消费。

政府消费和投资:也类似这个原理,比如政府对公务员的工资补贴部分,普通家庭通过工作赚取收入,政府通过税收从普通家庭获得收入。

净出口:流入该国的外资价值,等于外国人购买国内商品的支出-中国人购买国外商品的支出。

一个国家的GDP主要由以上四个方面组成。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来简化一下。如果我们不考虑净出口和政府问题,我们只看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是由无数个家庭组成的,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容易理解很多。

如果一家人经营一家面包店,一条面包卖5块钱,一年总共卖100条面包,那么这个家庭每年对GDP的贡献就是500元。

如果第二年全家面包价格涨到6元一个,仍然卖100个面包,那么第二年全家对GDP的贡献就是600元。

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中,我们很容易看出通货膨胀就是面包涨了1块钱,通货膨胀率为20%,GDP总量增长也是20%。

但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因为产品不只有一种,不只有一个家庭,而且如果下一年的销售数量少于100个,虽然价格上涨了,但GDP可能还是一样甚至下降。

因此,不能简单地通过比较GDP的增减幅度来判断通胀的高低,因为变量太多了。

如何衡量实际GDP增长,需要引入另外两个概念,即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很容易理解。我们看到的基本都是名义GDP,指的是现价下的总产值。

比如刚才举的例子,第一年的名义GDP是100*5=500元,第二年的名义GDP是100*6=600元。

实际GDP是按固定价格衡量的生产总值。需要指定某一年作为基准年,以基准年的物价为标准来衡量产出的变化。

比如刚才的例子,以第一年为基年,第一年的实际GDP为5*100=500元,第二年的实际GDP以第一年的价格为准,所以没有找零,还是5*100=500元。

从实际GDP来看,排除了价格变化的因素,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产出变化数据。

了解了名义GDP和实际GDP之后,我们可以介绍第三个指标,即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100。

根据上述定义,名义GDP反映现价与现产出的乘积,实际GDP反映固定基年价格与现产出的乘积。从公式可以看出,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当前的产出价格。

举刚才的例子,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500/500*100=100,第二年的GDP平减指数=600/500*100=120。

GDP平减指数通过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抵消,剔除生产变量,以某一年为基准年,换算另一年相对于基准年的价格变化,从而计算出通货膨胀数据。

第二年通货膨胀率=(第二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第一年GDP平减指数*100%。

像上面的例子,如果只有一个家庭和面包,可以得出面包第二年的通货膨胀率是20%。

并将这个公式代入中国的GDP平减指数,我们就可以得到该国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体通胀水平。

解释这么多,就是为了解释清楚这个GDP平减指数是怎么回事。了解之后就很容易看出我国每年所有商品和服务的实际通货膨胀率,因为这个GDP平减指数可以直接在国家统计局的网站上查到。

以1978=100为基数,梳理人均GDP指数,近20年年GDP通胀率对应变化如下:

2007年最高为13.64%,近年来有所下降。2017年为6.16%,平均为8.56%。

这是从GDP的角度来看,国内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通胀率确实很高,但是这里要提醒一下,上面说的GDP的统计方法是分为四大块,消费和投资,所有的因素净出口都算进去了,当然大天朝喜闻乐见的房价也算进去了。

这是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体通胀水平,但实际上,买房并不是我们日常的消费行为,租房才是。GDP的很多问题与我们普通消费者无关。

又比如今年我国空军采购的战斗机比去年贵了很多。这些都会体现在GDP上,而与我们普通消费者无关。

因此,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反映普通消费者购买日常商品和服务的指标,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

定义:反映家庭普遍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化的宏观经济指标。

明白了这一点,你就明白CPI是怎么回事了,因为很多人喜欢吐槽房价被排除在CPI之外,而中国特色造成的房价问题,让我们总觉得CPI指数反映的通胀不符合实际水平。.

感官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但CPI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物价水平真的扭曲了吗?在经济学中,买房一般被算作一种投资行为。即使是给自己买房子,在经济学上也被定位为把买的房子出租给自己的概念。

CPI反映了消费者价格的变化。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只要考察一下普通消费需要购买的一篮子物品,确定相应物品在总体支出中的权重比例,只要符合实际生活情况如何用通货膨胀率计算实际价值, CPI指数能反映真实情况。生活中的通货膨胀水平。

原理与上述GDP平减指数相同。选择一篮子物品,设置一个基准年,然后计算一篮子物品的成本。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当年一揽子商品和服务价格/基年一揽子商品和服务价格*100。

CPI通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100%

尽管CPI计算存在一些难题,会影响指数的真实性,但只要选好篮子,合理设置权重,定期更新目标,CPI指数反映的通胀情况大致就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的通货膨胀。

因为这个篮子的规模不小,包括食品烟酒、服装、家庭设备和维修服务、医疗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文化和教育、住房。

2016年CPI分项权重大致如下(非正式公告):

食品烟酒31.1%,衣着9%,居住19.4%,生活用品和服务5.5%,交通和通讯14%,教育文化和娱乐9.4%,医疗7.5%,其他用品和服务4.2%。

通过国家统计局,可以查到中国历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100为基数,近20年对应的CPI通胀率变化如下:

2008年最高为5.9%如何用通货膨胀率计算实际价值,1999年为-1.41%,平均为2%。

还有一点影响我们的感官,就是城镇居民的物价指数涨幅略高于农村。

CPI的变化并不代表真实的通胀,但大致反映了日常消费的通胀。没有必要以房价为例。赶上房价快速上涨的人很多,买房发家致富的人大有人在。另一个层面的资本博弈,本文无需赘述。

如果从日常生活中的资产购买力来看,国内的通胀水平还是比较温和的。与GDP的通胀水平相比,如此大的差距存在很多问题。我想大概是大天朝能够接受的吧。你买不起房子,但你买不起食物。

广义货币 M2:

定义:广义货币(M2)=流通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2增长能代表通货膨胀吗?M2和名义GDP有关系吗?这里需要引入一个货币流通速度的概念,即一美元在不同人手中流动的速度。

例如:

还是那个面包店,如果一年生产100个面包,每个5元,但实际上整个市场流通的只有100元,那么流通速度=(100元*5元)/100元= 5.

经济学中著名的数量方程式通过这种货币的流通速度将GDP和M2联系起来,用V代表流通速度,M代表货币数量,P代表商品价格,Y代表产出:

M*V=P*Y

应用于国民经济层面,理论上P*Y=名义GDP,M2*V=P*Y=名义GDP。

理论上,货币流通的速度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当M2的供给发生变化时,就会传导,引起名义GDP的变化。

名义GDP由商品价格和产出决定,而产出又由供给要素和生产技术决定。货币的中性性质对产出影响不大。

也就是说,当M2的供给发生变化时,这种变化最终会体现在商品价格上,即物价水平上。

由此可以得出,在理论上,长期经济中,M2增速≈名义GDP增速≈实际GDP增速*通货膨胀率。

下图是我整理了M2供给数据,剔除实际GDP增长因素后,从M2角度看的通胀率。从GDP的角度看通货膨胀率如下:

2009年最高为28.77%,2017年最低为4.06%,平均为12%。

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一个相对自由的市场中,在长期经济中,M2的增速≈名义GDP的增速,但对比以上图表,发现相关性并不明显。

这就是传说中的西方对中国的不满。其实也是政策干预的结果,尤其是2009年的高峰,人为的放水刺激经济。

另外,货币供应量需要传导到价格上,不是实时的。M2角度太大,涉及的因素太多,在国内更难解释。

相对而言,这三个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通货膨胀。我个人认为GDP的角度是最符合现实总体水平的通胀,而CPI对标的通胀才是符合我们生活水平的通胀。

三个概念这里大概提一下。我曾经看过一份财务规划建议书,其中列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投资规划目标公式:

投资水平:

穷人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