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1 17:27:1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上交所受理深圳市力合股份有限公司冲击上市之路恐怕并不好走

上交所受理深圳市力合股份有限公司冲击上市之路恐怕并不好走

近日企业短期借款过多,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了深圳市立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和微”)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司本次拟募集资金3.18亿元,兴业证券为公司保荐机构。

事实上,早在2015年,利和伟就曾冲刺IPO登陆创业板,但2016年10月,公司IPO终止。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在终止审核过程中,利和威遇到了2016年1-6月销售收入大幅下滑、期间费用增加、亏损等问题上半年净利润。

时隔三年,利和伟再次IPO,选择了当下火热的科创板。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1.35亿元、1.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40.13万元、1370.8万元、2271.4万元。可以看出,公司的业绩似乎比以前好多了。

但精大财务翻阅其招股书发现,利和伟的高营收账目、现金流持续恶化,经营性现金流无法覆盖其净利润,这大大降低了利和伟业绩的含金量。此外,公司短期借款激增,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公司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和伟想要二次上市,恐怕并不容易。

1、行业依赖过大,毛利率持续下滑

资料显示,力合微是一家专业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自主研发物联网通信核心基础技术和底层算法,并将研发成果集成到自主设计的物联网通信芯片中。主要产品包括电力物联网通信芯片、模组、整机及系统应用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力合微主要产品的终端用户多为电网公司,公司经营对电网公司的依赖程度高,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如果未来电力行业的政策体系和国内电网公司的相关政策出现不利变化,导致电网用电信息采集需求发展放缓,很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对公司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和业绩情况。

此外,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利和卫的毛利率持续下滑。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2019年1月至6月,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9.69%、58.54%、48.17%和45.60%,呈明显下降趋势。

对此,力合微表示,自2018年四季度以来,公司主要产品由窄带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及模组向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及模组转变,各厂商产品从按照自己的标准到按照国家电网统一制定 市场竞争由不完全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导致全行业毛利率下降。

不过,李和伟的解释反映了公司业务因过度依赖电网公司而缺乏产品定价权的深层次问题。此外,随着公司产品周期的演变,细分产品毛利率仍有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因此,公司综合毛利率仍可能下降,进而对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2、高位应收账款现金流持续恶化

公司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2019年1月至6月,利和伟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167.25万元、6757.05万元、13561.55万元和17650.69万元,且金额持续增加. 同时,同期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3.54%、29.66%、45.23%和50.42%,且占比也在不断上升。

应收账款金额的持续增长无疑会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坏账风险。究其原因,恐怕也与终端客户过于强大有关。作为电网公司,其付款审批流程比较长,行业各个环节的企业应收应收付款周期也比较长。对此,李和伟也只能被动接受。

此外,从现金流来看,利合微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也持续为负。数据显示企业短期借款过多,2016年至2018年、2019年1月至6月,力和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77.57万元、-784.65万元、27.83万元和-804.68万元。由此可见,公司2017年仅取得正的经营性现金流27.97万元,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累计流出高达3739.07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持续为负,说明利和伟的主营业务无法为公司创造现金流量。公司经营扩张需要举债融资,经营风险将大大增加。事实上,随着公司现金流的恶化,公司短期借款不断增加,公司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

力和微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7年,公司无短期债务。但2018年,利和伟新增短期借款1697.2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14.14%。2019年上半年,公司短期借款3307.2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22.45%。

在此情况下,利和伟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数据显示,2016-2018年和2019年1-6月,力和微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2.74%、24.07%、35.81%和38.16%。上升趋势十分明显,大大增加了公司未来的经营风险。

3、股权结构分散疑似突击持股

除了诸多财务问题,利和维目前还面临股权结构无实际控制人的问题。

资料显示,目前力和微电子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公司前五名股东力和科创、刘昆、古书园投资、冯振刚、沈晨林持股比例分别为17.81%、11.36%、5.48%、4.63%。%, 4.57%。其中,第一大股东力和科创仅持股17.81%,公司无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因此,在力和微未来的经营中,可能会因股东或董事意见不一致而无法做出决策,从而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下降,并可能导致公司错失市场机遇。激烈的行业竞争。.

资料显示,2019年2月18日、2019年4月15日、2019年6月11日,李和洪欣、张东宝、陈立恒、何令轩、李海霞、李强连、张艳丽、赵欣、钟丽辉等. 9 三名股东以每股约7元的协商价格从古书园投资和宁波东钱手中购入股份,成为利合为的新股东。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利和微宣布IPO前不到一年,就有9名股东抢购股份,明显涉嫌利益转移。

京大财经曾就此问题采访过李和伟。公司回复称,谷书源投资、宁波东钱及受让股东包括9名新股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相应程序完成股份交割,不存在权益转让情况。

总结:

可见,力和微现有业务高度依赖电网公司,导致公司缺乏产品定价权,因此公司毛利率持续下滑。同时,随着应收账款的持续上升,公司现金流持续恶化。随着公司经营性现金不断流出,李和伟被迫举债经营。近两年公司短期借款持续激增,导致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大大增加了公司的实际经营风险。但限于公司目前的销售结构,李和伟似乎无力改变这一局面。

此外,公司股权结构中实际控制人缺失,必然导致公司决策效率下降,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由此看来,力合微要冲击科创板,或许并不容易。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