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3 15:04:2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猪瘟已经一年多了,猪肉价格还有可能降到猪瘟前的价格吗?

  虽然近期猪肉价格迎来“十连降”,但总体上来看,目前的生猪价格、猪肉价格均处于较高的水平。4月28日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发出了4月份第4周畜产品价格情况,生猪平均价格为33.3元/公斤,环比下跌1.3%,不过同比上涨123.5%。猪肉平均价格为52.11元/公斤,环比回落1.6%,同比涨幅达到112%。

  终端猪肉价格也有一定的波动,前期30元/斤的猪肉,如今不少地区回落至25元/斤以内,这样的价格的确回落了不少,但跟2018年之前的价格相比,还是贵了10元/斤左右。猪肉价格能否降至2018年8月份之前的水平?微尘微视界认为猪肉价格稳步回落是大势所趋,多地猪肉价格有望回落至15元/斤以内,只不过需要一定的时间,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规模养猪场不断增多,后期产能释放有利于猪价回落

  我国养猪行业,原来中小养殖户占比较大,基本上达到了80%,大型养猪场占比较小,不过2018年、2019年养猪行业迎来了大调整,很多中小养殖户被淘汰出局,有的规模养殖场也同样被淘汰。从2019年三季度开始,国内大幅度推进稳定生猪生产,特别是规模养殖场不断增多,比如说河南南阳地区,2020年规划了103个规模养猪场,如果产能全部释放出来,年出栏量将超过1000万头,从当地的消费量来看,很显然无法完全消化这么多,需要将部分猪源调出才能解决销路问题。新建的规模养猪场一旦投产,将对猪价回落有积极的影响,在进入出栏高峰时,猪肉价格有望回归理性,届时猪价想明显上涨都不容易。

  二、猪肉价格偏高容易触发宏观调控机制

  猪肉跟其他的农产品有所不同,属于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跟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有类似的地方。猪肉价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涨幅过大,那么物价指数会有较为明显的波动,往大的说会带动其他价格的上涨,当然这不是相关方面希望看到的。2019年三、四季度,国内猪价迎来了较大幅度的上涨,宏观调控也不断增多,一方面积极引导养殖户补栏复养;另一方面向市场上投放储备猪肉和扩大猪肉进口量。一般来说,当生猪存栏量、能繁母猪存栏量波动幅度超过5%时,就超过了行业的预警线,容易引起猪价波动。当前我国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猪价的调控将更有信心,这也使得猪肉价格将逐步回归理性。

  三、生猪期货的推出,有利于后期猪价相对平稳

  今年4月24日,生猪期货得到了批复,这一举措的推出,对养猪行业有着深远的意义,有利于减少猪价大起大落的现象。对于规模养猪企业来说,借助生猪期货可以实现“套期保值”,从而实现稳定收益,规模养猪场的数量会逐步增长。在没有推出生猪期货之前,养猪行业有个“猪周期”的概念,实际上就是相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很多养殖户盲目跟风养猪,导致后期集中出栏,引发猪价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因素,只是猪价调整的导火索,更深层次的来看,是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有行业去产能的必要性。后期生猪期货运行正常后,养殖户了解到的信息就更为顺畅,特别是一些规模养猪场,可以调整出栏节奏,使猪价在相对合理范围内波动。

  四、低价进口猪肉持续增长,会加快国内猪肉价格回落

  2019年国内生猪价格、猪肉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养猪利润迎来了黄金时期,在业内也称之为“金猪年”。国内猪价高位运行时,也带动了猪肉的进口量,2019年累计进口了210.83万吨猪肉,平均进口均价为7.68元/斤,与国内的猪肉批发均价相比,价格差超过10元/斤。2020年前3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猪肉95万吨,交易金额为204.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6%和397.9%。国内外价格差明显时,猪肉的进口量还会进一步扩大,而进口猪肉及杂碎持续增长时,很大程度上会缓解国内的猪肉供应量,当然对猪肉价格回落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多地大力扶持生猪生产的情况下,取消了原来超范围的禁养、限养,再加上贴息贷款、母猪补贴等政策的驱动下,养殖户补栏复养的积极性很高。只要养殖户积极补栏了,可以预见的是,猪价回落是大概率的事,只不过这种回落需要一定的时间,毕竟仔猪育肥出栏需要6个月左右的时间,而且非洲猪瘟及其他猪病,如果再次进入活跃期,一定程度上会延长猪价回落的时间。对于中小养殖户来说,此时不宜再盲目看涨,反而需要控制好养殖规模。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