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9 17:40:3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法官现场支招防诈骗 保护好老年人钱袋子


  78岁的孙老先生有一个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为了保障儿子的生活和医疗,2014至2015年间,孙老先生在保险公司业务员王某的推荐下买了18份保险产品。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18份保单,让孙老先生无故背上一身债。

  原来,业务员王某在取得孙老先生的信任后,并没有购买孙老先生指示的保险产品,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代孙老先生购买了与其生活无关的保险产品,并且以孙老先生的名义将保险单质押给保险公司获取借款。直到保险公司来电话催债,孙老先生才得知自己被骗了。

  一通操作后,王某辞职了,孙老先生再也联系不上他。无奈之下,孙老先生只得起诉保险公司。结局如何?文末揭晓!

  孙老先生的遭遇是老年人金融消费纠纷的一个缩影。由于认知理解能力有限、易轻信不良推销员等原因,老年人成为了金融纠纷的高发人群。近三年来,北京西城法院受理涉60周岁以上老年金融消费者纠纷案件达1043件。

  老年金融纠纷呈现“多样化”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的18.1%。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持续攀升,老年人金融消费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由于部分金融产品不规范、风险防范和证据意识较弱等原因,老年金融消费群体中涌现了大量的纠纷案件,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案例① 大额存单被他人支取  高龄储户起诉银行赔偿损失

  82岁的李某2001年在某银行账户存款39.9万元,李某将银行存折、身份证交给其前女婿王某保管,并告知其密码。此后,上述款项分四次被他人以银行取款凭单、存折原件、输入密码等方式取出。多年后,因家庭纠纷,李某先后起诉王某及存款银行,要求王某返还、银行赔付这39.9万元。

  案例② 老人投资负债20余万被起诉

  71岁的赵女士从事股票交易多年,2015年赵女士通过某证券公司进行融资融券交易。2016年,赵女士的融资融券账户出现情况,证券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强制平仓,平仓后赵女士尚欠证券公司融资款本息20余万元,证券公司起诉赵女士要求清偿债务本息。

  据北京西城法院副院长刘玉民介绍称,近三年来,该院共受理涉60周岁以上老年金融消费者纠纷案件1043件。其中,涉银行卡、储蓄存款合同纠纷案件365件,涉金融借款合同案件204件,涉保险纠纷案件31件。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