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13 13:37:5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锂电池方面的三个化学家,纯电动锂电池车真的会取代内燃机吗?

    电灯替代了煤油灯了吗?是的,电灯比煤油灯更加节省资源吗?未必。从能量的来源看,他们都是资源消耗。但是电,作为前两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其核心的成就,是来源广泛。所以电一定会取代内燃机,但问题是,我们的纯电动车一定是锂电池吗?那就未必,也有很多种的可能性。当然,现阶段市场筛选和淘汰的结果,锂电池是最佳方案。科技在于科学家的推动,改变也是科学家的功劳,对于我们,依然是哪个好用用哪个。

    诺贝尔化学奖给了三位化学家,分别是:约翰·B·古迪纳夫(美)、M·斯坦利·威廷汉(英)、吉野彰(日)。基本涵盖了锂电池过往发展的主要技术路线。
 
    上世纪70年代,惠廷厄姆发现了一种可以嵌入锂离子,由二硫化钛制成的材料,成为锂电池中的阴极。
 
    1980年,古迪纳夫证明了嵌入锂离子的氧化钴可以产生4伏的电压。在此基础上,古迪纳夫进一步发明了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在三元锂电池之前,基本上我们车载混动,都是来自于这三种电池材料。
 
    1985年,吉野彰开发出了首个接近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他用碳材料替代了氧化钴。
 
    1991年,锂电池进入我们的世界。
 
    短短几句话,其实就能概括他们的贡献,但是,这颗小小的锂电池却承载了很多。从我们小时候的电动玩具,各种电子产品,到如今最主流的电动车和手机。至今,依然没有比锂电池更好的材料被发现。
 
    诺贝尔奖年年有,科学永远属于后来者。这三位科学家年纪都超过70,我们确定的是,电动车替代内燃机的概率很大,我们不确定的是,会不会有人开发出比锂电池更好的技术,因为锂电池实际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表现的过于活跃,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其他金属的组合来降低他的活性,这样能够让放电更加稳定。所以钴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还是如今的镍钴锰(NCM)和镍钴铝(NCA)的三元锂材料。这样锂电池的技术发展就有一个瓶颈,我们称之为能量密度。如今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接近极限,进一步的进阶,有可能牺牲安全性和稳定性。另外这些材料本身的成本相对昂贵,我们说有些产业通过规模可以降低价格,但是资源不行。因为很多资源不可再生。
 
    如今在锂电池行业中,我国已经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我们生产的锂电子总容量124GHW,全球总共产量200GHW。我国的锂电池容量当中,4成是手机锂电池,5成是汽车锂电池。产能世界第一的是宁德时代。15年中国在锂电池上就超越对手,如今我们已经是锂电池的半壁江山。
 
    在国外方面,韩国LG和日本松下是锂电池供应的竞争者。日本人技术比较封闭,这和当年他们在等离子上面和韩国竞争的态度是一样的,他们的供应链大多数依赖本国国内。松下除了特斯拉,几乎不供应其他非日本厂商。这也使得NCA这项技术路线逐渐被我国的NCM三元材料路线所取代。毕竟我们的市场更加庞大,国际上大多数车企也倾向于选择我们的产品。
 
    而在上游,中国海外资源并购军团几乎垄断了钴材料的海外加工能力。当然采矿权一部分依然在国际巨头诸如嘉能可这样的企业。我国买断了钴矿,然后加工成对应产品,然后返销全世界。所以,锂电池资源上面,我们也不用担忧。
 
    再加上前几年我国政策上的支持。所以实际上全球的电动车产业,如今集中在我国。
 
    当然,规模是好事,规模也有负担,诸如互联网造车的一批,的确烧了很多钱,却没有看到很好的结果。而真正好点的企业,一个是宁德时代,一个是比亚迪。他们依然业绩强劲,流水充沛。
 
    当然,未来整个行业都要进入一个整顿期间,因为新产品出来,老产品就要淘汰。如今国内残余的低效能锂电池产品囤积过多,国家的补贴在退坡。这会让企业感受到一定的压力,不过头部企业会越来越好,这点毋庸置疑。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