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07 21:42:1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高层表态:房价不能再涨了!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8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其中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要求备受关注。

会议要求,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持因城施策,促进供求平衡,合理引导预期,整治市场秩序,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下决心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坚决遏制房价上涨”。中央此次对房地产调控表态铿锵有力,给炒房投机客彻底浇了一瓢凉水。

史上最严厉表态

对比此前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表述,此次可谓是史上最严厉的表态,表明中央已经不再容忍房价抬头、哪怕是涨一分钱也不允许的情况发生。

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房地产治理的表述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可是,在持续推动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下,房价仍然节节攀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0城新建住宅价格指数显示,从2015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我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连续37个月上行,涨幅达20.4%。

2017年3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可是“过快”二字仍然带来相当大的弹性操作空间,很多地方利用遏制房价上涨速度的表述,掩盖了房价上涨的事实。

政治局此次去除了“过快”二字,表明已不再给房价上涨留有余地。从此,再没有过快上涨与平稳上涨之说,也没有理性上涨与非理性上涨之别。这意味着房价大顶已至,持续多年的房价上涨时代或将终结。

楼市又开始蠢蠢欲动?

事实上,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力度一直处于持续加大的过程中。

今年1~6月,各地房地产调控政策发布次数高达192次,比去年同期的116次多65%。共有73个城市出台调控政策,包含限购政策135条、限贷政策176条,51个城市以及海南全域实行限售政策。

7月初至12月底,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在北京、上海等30个城市先行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但是,近期经济形势和政策层面的变化,让一些房企又似乎嗅到了某种气息,有的地方房价又开始蠢蠢欲动。

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市场产生“强刺激”的预期。经济下行—刺激政策出台—货币放水—楼市大涨,这是过去不断出现的历史惯例。但是,中央的态度很明确,这些稳增长的资金,要保证流向实体经济,而不是继续流向房地产。

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如此明鲜确的表态,也是对房地产政策不当预期的纠偏,那就是,即便资金放水,也不会让钱流到楼市中去。

彻底堵住政策漏洞

在个人购房遭遇限购情况下,这些年来各地出现了种种钻政策漏洞的怪现象。企业购买住房、“假离婚”购房、购房资格造假、倒卖“房号”、阴阳合同……这其中,最严重的是企业炒房现象。

数据显示,截至6月26日,A股3582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56家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46.23%,合计持有市值9904.66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

上市公司只是炒房冰山一角,非上市公司炒房规模远比上市公司庞大。在深圳,以公司名义购房的数量,几乎占到总成交的20%以上。以公司名义购买、持有房产,不仅挤占了刚需族的购房空间,更成为房价飙涨的一大推手。

与中央政治局会议相呼应的是,深圳市在同一日进行楼市调控政策升级,包括直接暂停企业在深圳购买商品住房、个人新购住房在3年内禁止转让、离婚2年内买房贷款的首付比例不低于七成等措施。

政策的漏洞要一个一个补。例如此次深圳提高离婚2年内买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就是因为,2017年深圳离婚2年内购买新房的,占离婚购房人数的比例高达81.9%,其中不少是假借离婚炒房的投机客。

此外,一些城市降低人才落户门槛,短期涌入大量人口,导致房价出现阶段性上涨;大量资金流向一些三四线城市导致房价上涨;还有些地方出台购房摇号政策本意体现公平,但一二手房房价倒挂的现实刺激潜在需求提前透支……种种漏洞正在被及时补上。

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

可以看到,当前的经济结构中,对房地产的依赖仍然很高,地方土地财政,银行系统的贷款,居民财富占比……牵扯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甚至关系到社会稳定大局,而不断高涨的房价也给社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

下决心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就要维持房价稳定状态,不能上涨也不允许大跌。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目前,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加快推进租售同权等环节的房地产长效机制正在快速落地,预计下半年将有更多制度性政策发布。

今年6月,全国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实现全国联网,为房地产税开征铺平了道路,房产税可望在2018年加速推出。

专家表示,处理好住房消费和投资、房地产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是建立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的关键。

只有促进长效机制建设,才能真正实现“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基本定位。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