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28 18:22:4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怎么才能不被导师压榨?

    时代变了,很多社会伦理观念已被颠覆,其中就包括着师生关系。
 
    中国古代尊师重道视师为父,甭说给老师干点活了,即使被老师责打都是天经地义的。
 
    现在的学生民主、自由和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这是时代的进步,从他们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
 
    学生的理念固然很好,但由于见识不足也会有很多误判,例如师生关系中如何判断“培养”和“剥削”,不少学生就真的搞不清楚。
 
    到底该如何区分?原则是什么?不妨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博士毕业后进入大学获得了教职,但并不能上课,还得经过半年到一年的岗前培训。我就是通信专业的岗前培训导师。
 
    通常是这样的,我上课的时候让他们坐在学生后面跟听,所有的学生作业让他全批全改,习题辅导课也让他们来上,实验课我只讲点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然后就歇着了,所有的学生操作都由年轻老师去跟进辅导。结课时要他们出考卷交给我审定,然后他们监考和判卷,判完卷的成绩我最终审定。
 
    简单来讲,除了课堂讲授,剩下的活都由他们干,而且是白干没有报酬,干的不好还经常被我批评。
 
    请问,您觉着我在剥削他们吗?这不是剥削而是培养。
 
    通过让他们跟课,从而学习这个课应该怎么讲。通过对作业的全批全改,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实验指导,增加对学生工程能力转化的认知。出考卷是对该课程全面把握的一个综合考察,考点内容的分布体现了一个老师对该课程理解的深度,也成为了我对年轻老师针对性纠偏的重要依据。
 
    在这些实践过程中,年轻老师肯定有很多方面都做的不好甚至不对,这就成为了我就事论事指导他们的抓手。
 
    如果不让他们具体实践,我只是告诉他们该如何讲习题课、如何带实验、如何组织考试,空对空的他们不会有什么体会。
 
    而通过了这么一轮的实践,他们的任课能力得到了实打实的提高,当他们走向讲台时会更有自信更有方略。
 
    我带过的新老师有过不少了,他们都非常珍惜这个实践的机会,理解这是一种难得的快速提高教学能力的安排,对我布置的工作都非常积极。
 
    当然了,导师剥削学生的情况也不乏存在,例如让研究生填一个月的数据,这对学生没有学术科研上的帮助,花钱请个打字员就能完成。这就是导师为了节省成本而把学生当作了包身工,这就是剥削。
 
    所以,“培养”和“剥削”的分界岭就是:是否对学生的学术科研实践能力有帮助。
 
    我那些徒弟给我分担了很多教学工作,客观上我省劲多了,但目的是为了快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这就是培养。
 
    至于干私事我个人是反对的,我觉得师生关系还是更纯粹为好。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偶尔给老师干点活,只要强度频次不高,我觉着学生也不应该有芥蒂,不要过于狭隘。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