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07 11:08:1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盘点哪些高考失利的名人们

    1977年,注定是要被铭记的一年。这一年12月,570万不同出身的考生走进考场,从此,他们的命运出现转折,一个国家的命运也因此改变。时至今日,中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有四十年。而我们生活中那些有名的人物,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高考故事,这些回忆见证着中国高考的历史变迁。
 
    1977年,被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恢复了,无数青年学子欢呼雀跃,发奋学习,陈嘉映就是其中一员。1976年前后,时局急促变化,陈嘉映一再告诫自己“要在天下滔滔之中坐定书桌”,一边做些翻译,一边读书。1977年恢复高考,让陈嘉映得到了在北大学习德语的机会,机缘巧合成为海德格尔的弟子和熊伟教授的爱徒,从此走上研究西方哲学的道路。
 
    陈嘉映是名副其实的“学霸”,高考笔试第一,进了北大;研究生的笔试也顺利通过;宾大哲学教授科克尔曼斯之所以会邀请他去美国留学,是因为听说他当时在尝试翻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还是位潇洒的才子,他参加高考是因为觉得大学是“比印刷厂更好的混日子的所在”。对生活的热爱,让他过得潇洒、随性;对哲学的理解,让他保持冷静与认真。
 
    80年代的中国高考,逐渐标准化规范化,形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马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参加了高考。他立志于北京大学,然而第一年的高考成绩,他的数学只有1分。随后连续两年再战,他的总分数却总是比本科线差一点。正当他打算以专科生身份进杭州师范大学的时候,由于学校刚升到本科,招生人数不够,马云竟凭借自己优秀的英语成绩直接专升本。
 
    “人生变化无常,今天不成功并不意味着未来就没有机会。如果你考进了名牌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别人!如果你考进或考不进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看自己!”面对自己的高考经历,马云这样感慨道。也正是这种自信,让他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创立阿里巴巴,用淘宝和支付宝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购物习惯,开辟了中国电商新时代。
 
    当代著名小说家麦家同样是80年代的高考生,而他的高考故事则更加传奇。麦家当年参加高考,成绩勉强上提档线。但在医院参加体检时偶遇负责招生的领导。他知道麦家数学是满分、物理94分且体格优秀以后,破格录取了他。进校以后,麦家才知道毕业后将从事军队情报工作,俗称特工。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