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25 18:31:5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中国芯片制造最新消息(如何看待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的生产状况如何)

很多朋友对于中国芯片制造最新消息和如何看待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的生产状况如何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的芯片制造水平如何

新思界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中国芯片行业一直流传着一句话,除了水和空气以外,其他全都是进口的。即使华为能自主设计顶级的麒麟芯片,也要靠台湾的台积电来代工生产。

台积电虽然已经到中国大陆投资设厂,但按台湾方面的要求,台积电大陆工厂的技术必须落后台湾三代。因此,可以说,中国芯片制造“痛之久已”。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出现变化了。芯片产业的原材料多晶硅作为微电子行业的基石,一直被视为是战略性原材料,其生产技术和市场长期都被国外所垄断。

2013年至2017年,中国多晶硅进口从8万多吨攀升至14万多吨,其中电子级多晶硅年需求达4,500吨。不过,2017年5月,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黄河水电新能源分公司正式推出大陆国产高纯电子级多晶硅,终于打破国外垄断。

而众多海外学人陆续归国,更带领中国芯片技术不断向前突破,其中有三位学人最为关键。首先是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志尧,于2004年放弃美国的百万年薪,毅然回到中国创业。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美国硅谷从事半导体行业20多年,个人拥有60多项专利,回国前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副总裁,曾被誉为“硅谷最有成就的华人之一”。13年前,他带着30多人的团队回到中国,因为一句话:学成只为他日归来,报效祖国。

2017年4月,尹志尧的中微半导体公司宣布,已经掌握5奈米技术,预计年底正式敲定5奈米刻蚀机。无独有偶,两周后,IBM也宣布掌握5奈米技术。因此,尹志尧这一宣布,意味着中微在核心技术上突破了外企垄断,中国半导体技术第一次占领至高点。

第二位是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力军。芯片制造的关键材料-高纯度溅射金属靶材,目前全球只有四家公司掌握这种材料的制造技术,姚力军正是全球掌握此种材料关键技术少数的核心专家之一。

2005年,姚力军带着技术从日本回到中国。当时中国在此一领域的技术仍是一片空白,所有高纯靶材都要仰赖进口。

第三位是安集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淑敏。芯片制造的关键工序之一研磨,是通过化学与机械的作用,将芯片上不需要的物质快速去除。研磨中的关键材料-研磨液,技术门坎高、研发周期长,全球只有6、7家公司有能力生产。

2007年以前,中国所需要的研磨液全部依赖进口,而一桶200公升研磨液的进口价高达7000美元。王淑敏和她的团队经过13年努力,目前已经研发出具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磨液,同样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垄断的局面。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虽然芯片制造涉及数百种技术、上千种材料,但在尹志尧、姚力军、王淑敏等一批海外归国学人的努力下,中国在芯片制造技术上的突破如今已经正式开始。芯片是国家战略,属于核心重大基础设施,需要国家加强政策和资金投入。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1年中国处理芯片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产销数据分析报告》!

新思界提供最新、最全面、最有深度的行业分析及投资建议。

中国芯片产业前景到底怎么样

我只是小虾,我来分享我个人的观点。

中国芯片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个人很看好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很多消费类电子产品倾向于一颗主芯片加简单的外围电路就实现,这对芯片行业提出了需求,同时也降低了整机厂商的门槛,更多的产品形态被创新,更多的芯片需求量爆发出来。从复杂的电脑cpu,到手机SoC,到mp3,智能音响,小到电子烟等等,芯片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其次,大家都知道,连续10年我过的芯片进口额都大于石油,证明我国的芯片市场需求是摆在那里的。我国本是人口大国,这些年我们在从山寨到自主的路上也基本迈开了步伐,前面提到的很多产品形态被创新,其实很多创新就是我们自己的市场行为。所以,从整个大市场的需求到国内的需求都是明确切有量的。

再则,芯片的核心地位在电子产品中毋庸置疑。中芯事件也好,还是老美加税也好,虽然我们都不怕,但始终被人掐着脖子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这些年国家层面一直在大力扶持本土的芯片企业,成立了国家大基金,虽然很多嘲讽的声音在质疑拿了大基金的企业是在浪费国家的钱,但我们应该看到积极的一面,大基金带动了更多的资本投入到中国芯片产业里,像紫光这样有体量的芯片企业都是收益者,还有制造端的中芯国际等等。

还则,中国的芯片设计人才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成熟,能有力的支撑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中国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制造,封测,整机研发整个产业链逐步完善,尤其是整机方面,有产品形态的创新,反过来对芯片提出市场需求,相互提升,相信这个市场化的形态会越来越完善。

个人看好中国芯片的发展前景,你怎么看呢?欢迎分享给小虾

如何看待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的生产状况如何

国内首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实现量产,说明国内的芯片制造技术又向前迈了一步,迟早会追上国际先进水平的。只不过要清醒的认识到,这条生产线所用的光刻机还不是国产的,而是进口ASML公司的DUV光刻机。据报道称这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在2019年第三季度实现了量产。之后,中芯国际南方厂将还建成两条月产能均为3.5万片的先进集成电路生产线。这么来看的话,用到14纳米制程工艺的芯片都可以立足于国内进行生产了。至于这条生产线的生产状况现在如何,并没有太多的消息报道出来。个人觉得,中芯国际会按照计划一步一步来的。

首条14纳米制程工艺芯片生产线建造的意义十分重大。

众所周知,芯片的能耗和性能与制程工艺息息相关,越低的制程工艺,就意味着同样面积的芯片上可以放置更多的晶体管,性能也更强。此外,晶体管的体积越小,发热也就越少。这就是说,越小的制程工艺,可以带来性能和功耗的双提升。在这条14纳米生产线建造之前,国内最好的制造工艺还是中芯国际于2013年开发的28纳米制程。可以说,在6年时间里国内的芯片制程工艺是没有大的突破的。但是突破了14纳米制程工艺之后,就可以向10纳米,7纳米制程工艺进发了。中芯国际的14纳米制程工艺芯片的良率已经达到了95%,已经没有了量产的阻碍。下一步就是直逼7纳米制程的N+1和N+2制程工艺了,也就是说会直接跨过10纳米制程工艺。

要知道,有了光刻机并不一定可以制造出先进制程的芯片。台积电可以用DUV光刻机研发出7纳米制程工艺,但是三星和其他厂商就不行,这就是技术和工艺问题了。虽说中芯国际用的光刻机不是国产的,但是贵在掌握了芯片制造的先进工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比有先进的光刻机更加重要。毕竟国内制造出EUV光刻机只是时间问题,当研发出来后,直接替换掉ASML的产品就行。国内28纳米制程工艺的光刻机快要交付了,届时完全可以替换掉ASML的光刻机,用于中芯国际研发的14纳米,N+1,N+2制程生产线,以打破米国的封锁。

首条14纳米生产线建造的疼点所在

主要就是这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使用的并非国产设备,在根本上容易受制于人。也就是这次米国发动的制裁,导致中芯国际也无法为某些客户制造芯片。所以说,除了掌握先进的制造工艺之外,还要掌握先进的光刻机,必须要立足于国内生产,完全使用国产配件。这样不仅仅会带动就业,也不会再受制于人了。

国内首条14纳米制程工艺的生产线实现量产有着重大的意义。

文章分享结束,中国芯片制造最新消息和如何看待中国首条14纳米芯片生产线正式投产目前的生产状况如何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