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1-05 20:16:4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綦江二手房(黑山谷雍山谷二手房)

关于綦江二手房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黑山谷雍山谷二手房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征收补偿。綦江下北街的征收是因为政府计划扩建城市道路,需要拆迁该街道上的房屋。根据征收补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房屋产权所有人需要获得相应的补偿,包括房屋的市场价值、搬迁补助费用、临时租房费用等等。綦江下北街的征收补偿事宜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处理,确保失去房屋的产权所有人得到公平和合理的补偿。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避免类似征收事件的再次发生,使得城市建设更加有序、人性化。

綦江老街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脉络,同时也是城市变化的最好见证,衔接着斑驳厚重的过去、续写着百姓的日常生活、传递着蜕变的现代文明。

这些有故事的老街,你知道多少?

①东溪镇—书院街

“炒米糖——开水~~”一声吆喝,瞬间把人拉回儿时最美好的回忆!那条纵横东溪古镇的百年老街--书院街。

这条街是东溪最古老的街道之一,200多年的历史,300多米的长度,因东溪镇举人文明善修建的“明善书院”而得名。“明善书院”1000多平方米,至今原址保护,几经修复,现在成了东溪镇“书院街小学”。

漫步在书院街,看着一幢幢十分考究的青砖瓦房,踩着青石板,抚着灰黑的老墙,想着这老街的百年韵味,与古人来一场隔时空对话;偶遇古镇老人,安详的伛偻前行,却是神采奕奕。

自驾路线

重庆中心城区—渝黔高速(东溪下道)—东溪古镇

②郭扶老街

郭扶老街地处綦江、两路口、马垭通往高庙和贵州坭坝的盐马古道上,自古以来商旅频往,贸易兴隆。郭扶老街又称郭扶老场,地处郭扶河边,始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07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老街初建时规模不大,仅有一条百米左右的街,青石板街面,两旁是居民住宅和商铺。郭扶开场后,乡人沿溪河东岸建起了干栏式的民居,靠近水岸一侧的大多为吊脚木楼,现在这些建筑大多还保存完好。

几百年过去了,古镇时常有游客前来观赏,这里的人们依然过着最为简单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悠然自在,与世无争。

一张木椅、一块黄布、一把手推,还有多年来积攒了一身的手艺。就这样,一个简易理发店在老街岔路口摊设了起来,店面虽然简单,但口碑一直在外。这么多年过去了,理发师傅从未涨过价,一直服务街坊,尽心且暖心。

在天气好的时候,古镇的老人们会到家门口坐着晒晒太阳,再趁着闲暇,编织簸箕,老人编织技术娴熟,动作精炼。

茶客们会相约在老街的老茶馆外喝茶、打“川牌”、聊聊天,这样的慢节奏生活惬意而休闲。

自驾路线

重庆中心城区—渝黔高速—雷神店下道—郭扶镇

③中峰老街

中峰老街位于中峰场镇后面的大鹏山上。老街200多米长,约5米宽的街道由青石板镶成,街的左右两边是两排木质穿斗结构的楼房。

据介绍,中峰老街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川黔古驿道的重要据点,这里商业繁荣,物资丰富,商贾往来,歌舞升平。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前,中峰乡公所、小学、供销社、粮站等都设在老街。当年老街人气非常旺,每到赶场天,商贩把货摊摆到了田坎上。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峰乡政府和中峰中小学,才先后迁往清溪河畔的新街,老街渐渐没落,老街上的居民也陆续迁入了新街,中峰老街的繁荣才逐渐消失。

目前,中峰老街上的木质建筑和中峰寺的大门、戏台,包括上殿的厢房还保存得较为完好,现在还能看到五六十年代留在墙上的宣传标语。

自驾路线

重庆中心城区—G75兰海高速—綦江收费站下道—经綦四公路往中峰镇方向—中峰场镇—中峰老街

④石角老街

明清时期蒲河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多个码头。石角场镇区域最大的码头就是至今还保存完好的上渡码头,而上渡码头也是盐运码头。

有码头就会有集市,石角老街就是因盐运码头而兴的集市。这个集市繁荣于明清时代,街两边的房屋沿蒲河南岸,由东向西依地势而建。全长近2公里的街道呈坡形往下,直通盐运码头。

街道是用本地石板铺成的,临河的建筑相对低矮,临大路边的多为一楼一底。建筑形式为川东民居穿斗风格,墙面多用木板或竹夹壁,屋顶盖小青瓦,窗棂柱椽或雕龙画凤、或刻人物花鸟。

当年上场街有石拱桥、盐运码头、凉亭;中街有镇江王爷庙、罗家大院;下场街有草鞋市、搭桥滩、禹王庙、惠民宫等。逢场天村民来往穿梭,农产品交易红火,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现在,石角明清老街仍保存着200多年前的格局,老川东建筑风格,茶坊、酒肆和日杂门市保留着昔日的风貌,只是街上的石板路被岁月踩踏的凹凸不平。

走在老街上,你会看到茶馆里闲聊喝茶的、街边剃头匠师傅、专门卖打火机的、卖叶子烟的、卖传统凉席的拔火罐的等等,仿佛穿越时空,与你擦肩而过的,就是满身盐味的盐工,就是在街上吆喝叫卖的小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