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14 11:56:4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机构对上市公司评级搞清排列顺序哪个最高,麻烦帮忙解释

机构对上市公司评级搞清排列顺序哪个最高,麻烦帮忙解释

问:经常看到机构对上市公司的评级,包括买入、增持、持有、推荐、强烈推荐、中性、强于大盘等,不知道排名的先后顺序,哪个最高哪个最低,哪个是麻烦帮忙解释一下。谢谢!易鑫:由于行业对股票投资评级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在阅读各个券商研究机构的报告时各家证券公司股票评级汇总和股票评级标准,经常会看到股票评级的分类不同,即使名称相同,具体定义也不同。不同的。可能存在重大差异。

例如,申银万国的分类为“买入”、“增持”、“中性”和“减持”。其中,“买入”定义为:报告日后6个月内,股票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为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 %。海通证券的评级体系虽然也有“买入”和“增持”之分,但其“买入”是指未来6个月相对市价涨幅超过15%,“增持”是指未来6个月。相对于大盘涨幅在5%到15%之间。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申银&

与上述不同的是,国信证券采用的股票评级体系为“推荐”、“谨慎推荐”、“中性”和“回避”。根据其定义,此处的“推荐”类似于申银万国的“买入”,也意味着优于大盘指数20%以上。但其“谨慎推荐”意味着优于大盘指数10%-20%。%,与申银万国的“增持”略有不同。

很容易混淆人们。在招商证券的评级体系中,“推荐”并不代表特别乐观,而是“预计未来6个月股价上涨10-20%”。最乐观的评级水平,即“未来6个月股价有望上涨20%以上”。由此也可以发现各家证券公司股票评级汇总和股票评级标准,招商证券考虑的是股价的绝对涨幅,而不是其他研究机构所指的相对涨幅。

此外,光大证券评级体系中的“最佳”和“优势”大致对应海通证券的“买入”和“增持”。

总体来看,不同研究机构的评级体系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投资者在阅读研报时,一定要留意各机构对评级体系的具体定义,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