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4 11:48:5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广发银行存90万元不翼而飞,究竟是谁的责任?

广发银行存90万元不翼而飞,究竟是谁的责任?

在老百姓的心目中,银行储蓄存款永远是对自己的存款最保守、最安全的理财手段,银行也有很多理财产品,很受客户欢迎。然而,这样一家值得信赖的银行也可能有难以想象的时光。

陕西的一对老夫妻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怪事。2018年,夫妻俩计划将90万元的养老金存入银行。当他们兴高采烈地想取款时,却被银行告知账户里没有钱了。发生了什么?怎么了?

账户里的90万元不见了,谁来负责?

2018年夏天的一天,郑女士和妻子一起去银行。他们想将90万元的养老金存入银行,因为他们之前的存款已经存入广发银行,那里的利息比较可观。所以两人仍打算在广发银行存入90万元。

郑女士以活期存款方式将90万元存入广发银行,并使用了两张广发银行银行卡,其中一张存入50万元,另一张存入40万元。

存款三个月后,郑女士去银行取了三个月的利息。然而,又过了三个月,当郑女士想要取回本金时,却发现活期存款已经变成了“死期”,因为两张卡里的90万存款并没有飞起来。

起初,郑女士觉得把这90万元存入银行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然而,她却无法取回这笔钱,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郑女士想,因为要一次性把这90万元全部取出来,可能手续上有些麻烦,需要办理一些业务。在这样的疑虑中,广发银行的员工对郑女士表现得很怀疑。

为郑女士办理90万元存款业务的,是广发银行的银行职员黄超。黄超对郑女士说:

“你的钱现在在北京总行,你想取的钱太多了,所以要取钱,必须到总行申报,要全部取走90万,必须要取走。”跟我去北京。旅行。”

闻言,郑女士觉得不对劲。各支行应有自己的业务范围,并有能力将存入银行的资金返还给客户。这样现金卡车就可以运送足够的钱。

过去,郑女士的很多朋友都曾在广发银行存过钱,但取款时不用去总行确认。郑女士觉得很奇怪,但因为急需取出钱,郑女士并没有多耽搁。

由于黄超已经为郑女士夫妇买好了去北京的机票,郑女士立即跟着黄超去了北京。那么在北京落地后,郑女士又将面临怎样的局面呢?

到了北京后,郑女士跟着黄超进了一栋楼,但是这栋楼里没有广发银行。黄超在前面带路,郑女士在后面观察周围的情况,黄超却带着郑女士进了一扇门,那是一家投资公司的门面。

郑女士当时觉得很生气,于是质问黄超:

“你把我们所有的钱都投到了这家投资公司吗?不然我们的钱是存银行里的,委托投资的交易我们也没有和你打过交道,我们这90万元怎么会出现在投资公司里面?”

看来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了,看来郑女士自己可以应付。所以回到西安后,郑女士立即到公安局报案。

像这样的金融纠纷案件已经很多了。在这些案件的原因中,有大量客户自己委托银行,让经理在外面偷偷找一个利益更高的投资业务给他投资。一方面躲着银行,另一方面一方面,它也给了员工更多的佣金。参考之前的案例,在警方对郑女士的做法产生合理怀疑后,郑女士向警方反驳:

“我们没有让黄超用我们的钱去借贷或者投资其他方式,因为如果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不会去银行存款了。

我们以前投资过,也曾遭受过投资损失。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将失去所有的资本。把我们的养老金存入银行是最安全的方式,所以我们选择把90万元存入银行。指望从外部投资中获得如此高的利息,我们只能吃银行的利息。"

虽然郑女士坚称自己不知道这背后的真相,但这只是郑女士的话的一方面。那么黄超和银行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郑女士后来也尝试联系黄超,但黄超根本联系不上他。他不再是广发银行的雇员。事发之初,黄超“逃跑”。黄超没有办理任何辞职业务就从公司消失了,也没有跟老板打招呼。没有人知道黄超现在在哪里,他自己也处于失联状态。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郑女士选择让广发银行西安分行的管理人员对质。然而,广发银行的李经理却是这样说的:

“这可能是因为,郑阿姨,你当时和黄超签订了理财产品协议,这个产品应该不是我们银行的,而是第三方的,你当时可能已经收到了利息,所以你投资了“钱在这上面,但现在第三方的本金无法支付。你应该最清楚这笔交易。”

听到这话,郑女士怒火中烧:

“我们之间的协议很清楚,白纸黑字,我们根本没有和他签过任何协议。我之前说过,如果我想拿第三方投资的利益,那我就直接去你可以在外面寻找投资,不需要在你的银行里花费额外的麻烦。”

你也可以查一下,我和黄超从来没有任何第三方协议。

郑女士和她的丈夫是退休员工。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攒下了90万元的财产,加起来总共有90万元的积蓄,他们会为别人着急。郑女士很慌张。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黄超吞了我们的养老钱。那么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是什么?

事实上,郑女士去北京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疑虑。她想,如果她把钱存到银行,现在要取钱去总行,这笔钱还得得到领导的批准。还是她自己的钱?你能随意控制吗?如果有这样的政策,那就太不合理了。

不仅如此,郑女士在存钱的时候,其实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出路。一开始,这90万元只存在郑女士丈夫的GF银行卡中,但郑女士认为,将钱存入一张卡就像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广发银行是一家大银行,郑女士和她的丈夫都对这家银行充满信任。虽然银行是最安全、最可靠的地方,但郑女士还是时刻关注着自己,将90万元分成两张卡存放,也就是把鸡蛋分到不同的篮子里。

为了分离这90万元,郑女士还特地在广发银行开办了一张银行卡,将50万元存入丈夫的卡上,将40万元转入她新的广发银行卡。本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自己取钱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现在郑女士也很怀疑是黄超擅自将她的钱转到了投行,而该行认为郑女士和黄超签订了一些第三方理财协议,妨碍了郑女士的委托人从回来。

也有相关人士认为,郑女士受到了黄超的经济诱惑。事实上,她与投资公司签订了协议。不过,郑女士对此事再次反驳:

“我们什么都没签,也没授权黄超为我们办理第三方业务,我们什么都没做,他怎么能把我们的钱转走?”

此时,郑女士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对账单。对于这个法案,郑女士也很疑惑:

“在这之前我们根本没有查余额,因为没想到??银行里的钱会发生这种事情。我们在北京的时候,因为没有带卡,所以我们不能别的地方不查余额,我们刚从北京回来,查余额。”

2018年7月18日,郑女士丈夫的银行卡余额为91万元。当天,为分散风险,郑女士将40万元转入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当时,郑先生的卡上余额为51万。

郑女士取钱时,发现两张卡各只有1000多元。流水单还显示,黄女士将90万元分入两张卡后,两张卡内分别有50万元和40万元的转账交易,即转出90万元。但这次交易,郑女士表示她并不知道。

之前郑女士和老公一起去北京的时候,也问过黄超,但是黄超告诉她,你就是想把钱拿回来,我们可以把钱拿回来,别的什么都不需要考虑。

郑女士对这番话很生气,对黄超反驳道:

“我们把钱放在广发银行,而不是你,你无权随意控制,我们还没有和你签订协议,所以我根本不会和投资公司的人谈判。”

面对黄超拿出来的约定,郑女士更加莫名其妙。协议规定,贷款金额分别为50万元和40万元。对逾期还款的企业,投资客户本金无法按时收回,6个月内还清90万元。

在种种言辞下,广发银行对黄超启动了内部调查程序1000万存银行五年利息,希望能在黄超的经营管理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但仅凭这些还不足以查出黄超的犯罪证据。仅凭郑女士自己的话,是无法结束整个事件的。

因此,这类金融事件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上法庭,让司法机关来判决。司法程序的路很长,因为此类金融案件的责任不易确定,原始交易记录无法确定责任人。

如果财务管理协议不签,或者即使签了协议也不保留,取证将非常困难,如果联系不上黄超的主要嫌疑人,整个案件的调查将会很长。.

不过,这个案子最终可能有两个结局。一是如果黄超以广发银行员工身份擅自销售第三方理财产品,则黄超及相应投资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被处以罚款和罚款。

但是,如果黄超在没有与郑女士签订协议的情况下,挪用郑女士账户中的90万元存款,就触犯了挪用资金罪,会被判刑。最终的结果是,黄超作为一名银行员工,应该因为自己的业务处理不当而受到应有的惩罚。

郑女士90万元的养老金希望能尽快收回。尽管此案到现在还没有结案,但在很多金融经济纠纷和刑事诉讼案件中,都涉及到客户、银行、银行员工和第三方的安全。很难处理。

这些案件发生的背后,有一个值得深思的原因:

银行是否应加强对银行员工的内部调查,是否应加强宣传,增强客户与员工合法关系的意识,应说服客户树立防范心理,信任银行,不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其他交易银行。员工本人是否也应依法办事,作为银行工作人员履行业务职责,而不是触及一些法律灰色地带。

最近发生了类似的财务案例。在广东,一位店主在取款时被提醒银行卡账户余额不足,而他前几天刚刚在卡里存了24万元。余额不足怎么办?于是他赶紧查看了自己的交易记录。经查实,24万元已全部提取。那么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据持卡人称,只有他自己知道密码,银行卡没有被其他人使用过。最近没有出现欺诈性电话簿或可疑短信。卡的主人这么说后,警方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因为持卡人设置银行卡很简单,只要用短信验证码进行交易,就可以完成转账业务处理。虽然杨先生的手机一直在他手里,但不排除可能是熟人拿手机发短信验证码转账的可能。

24万元的转账记录全部在杨先生的手机里找不到,也找不到相关的短信提醒。从这个角度来看,警方认为可能是熟人作案。

嫌疑人原来是杨先生店里的工人。犯罪嫌疑人蔡某因嗜赌成瘾,工资收入不高,因赌博欠下的债务也越来越多。他实在是无力偿还,所以才想出了这个歪门邪道的主意。他平时不知道老板的银行卡设置,也不知道银行卡的教育业务,但这种情况下,他想赌一把。于是有一天,蔡在工作的时候,趁杨先生不注意,转身拿走了放在柜台上的手机。

用短信验证码登录杨先生的网银1000万存银行五年利息,交易完成。将一万多块赌债全部还清后,他看到用老板的手机进行交易如此简单,老板也没有发现作案迹象,于是蔡加紧进行了多次转账。商业。半个月后,蔡把杨先生卡里的24万元全部转了出去。

虽然案子终于破了,但这件事还是提醒了广大市民。设置银行卡业务交易时,一定要使用相对安全的方式,不要使用短信验证码。这样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您的个人物品也要妥善保管,如手机、银行卡、身份证等,不能泄露个人信息,更不能交出手机或银行卡给别人。此外,请定期检查您的银行帐户对帐单。

您如何看待郑女士的案子?郑女士最后的90万元养老金会如她所愿退回到她的账户吗?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