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3 01:53:2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大数据公司再次陷入风声鹤唳当中,魔蝎科技官网仍未恢复正常

大数据公司再次陷入风声鹤唳当中,魔蝎科技官网仍未恢复正常

近期,大数据行业再次陷入动荡。

从公开信息来看,截至9月初,仅半个月过去,已有6家公司被举报负责人被带走调查或公司停业或调整业务。

这是继2017年15家大数据公司被调查后,数据行业的又一次冲击。

只是经过这一轮突击检查,违反爬虫规定的大数据公司真的能被清理干净吗?

被捕的大数据公司

“来源是常规借贷、暴力采集,数据公司涉嫌侵犯爬虫运营商等用户信息。” 某大数据公司员工张飞向中投网透露,这是最近一波大数据公司被查的主要原因。

监管的突如其来并非没有预兆,而是早就有所提示。

另一位业内人士李林告诉中投网,今年315派对之后,监管部门已经提醒过高利贷企业,但被没收了。目前的审查只是过去的延续。

李林还向中投网透露,早在这些大数据公司被查之前,也有不少猎头被抓,因为这些猎头个人信息太多。

在近期被抓的一批大数据公司中,最先被抓的是杭州魔蝎科技。

9月6日下午,魔蝎科技一名核心高管被警方带走的消息打破了黄金圈。与魔蝎科技合作的贷方称,魔蝎科技的数据未及时传达给合作平台,服务突然暂停。紧接着,平台官网无法打开。截至东中网发稿,魔蝎科技官网尚未恢复正常。

针对魔蝎科技的调查,网友Tony Stark爆料称,共逮捕涉案人员120余人,冻结资金逾2300万元,检查固定服务器1000余台,电脑100余台并缴获200多部手机。

今日,知情人士向中投网透露,目前,魔蝎科技办公室所在楼层的电梯已无法直接通行,魔蝎科技的大门也已被政府部门封锁。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局江村派出所。

(图片拍摄:中国投资网)

“魔蝎是一种在业界有名的爬虫,爬取各种数据。” 张飞点评了下调查出来的魔蝎技术。在他看来,魔蝎的调查与爬虫服务有关。“爬行动物只是工具,”张飞补充道。

无独有偶,魔蝎科技事件当天,多方消息称,新研科技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黄向谦也被警方要求协助调查。早在9月1日,新燕科技就已通知所有商家:对于无法提供线上小贷合作协议的商家,新燕科技将于9月2日21:00关闭所有接口,不再为其提供服务。.

关于协助调查,新燕科技官方的说法是,与其合作的一家持牌网贷平台涉及暴力催收问题,新燕科技自身业务并未受到影响。

五天后的9月11日,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内容显示,杭州华兴时代广场公信宝门口被加盖“古党派出所印章”字样,公司员工全部被带走。

随后于9月12日上午,天翼征信总经理、副经理及以下、市场人员等十余人被警方带走。

随后,又有消息传出,头部大数据风控平台同盾科技爬虫部已解散,员工集体等待工作。还有消息称,同盾科技实际控制人兼CEO蒋涛出国避风头。

“数据公司最近很严,”张飞感慨道。如今,张飞的大数据公司也已暂停运营。

大数据公司被黑历史

事实上,这并不是大数据行业遭遇的第一次冲击。

早在 2017 年 5 月,监管机构就已经对大数据公司采取了行动。据《一财经》报道,当时已有15家大数据公司被列入调查名单,其中不乏估值超百亿的大公司。此后,该名单已增至 30 多家公司。

当时,知名大数据公司“数据堂”的数据业务线多人被警方调查。

在上一轮监管中,数据也是监控的重点。

当年6月,《网络安全法》实施时清除网贷大数据的公司,数据相关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征得同意被收集的人。

2、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清除网贷大数据的公司,并应当按照规定处理和处理个人信息。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以及与用户的约定。它持有的个人信息。

3、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损毁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人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但是,例外是处理无法识别特定个人并且无法恢复。

4、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当时,《网络安全法》的出台和对相关企业约谈的监管,在一段时间内对大数据企业起到了震慑作用。但随后监管有所放松,这些数据公司再次活跃起来。

那么,屡屡被监管“看重”、值得众多玩家“逆风而行”的大数据行业究竟有何魅力?

利润可观,规模千亿

根据Prism获得的一家头部数据公司的报价,仅信息验证服务细分为43项,包括实名验证、银行卡“三要素”验证、用户消费偏好、经济能力等。预测等等。单次询价每件2毛钱至10元不等,包括包年订阅还有优惠。

同时,业内人士李林告诉中投网,他的平台访问的数据大部分是50美分一个,但他能拿到这么便宜的价格,是因为他的领导和人关系好。负责数据公司。.

也就是说,甲方每次查询数据都需要支付相应的费用。数据提供者的吸金能力可见一斑。

“我们在上一年已经实现盈利。” 某头部数据公司高管王悦曾在接受投中网采访时表示,公司成立两年后已实现盈利,目前公司主要服务于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和一些领先的银行。

“过去两年,这个市场的增长速度非常快。” 王越坦言,但即便如此,王越还是不满足于目前的利润。

“我肯定不满意,越高越好。”王悦对中国职业网直言不讳。

据《新六财经》此前报道,以同盾科技为例,公司2016年至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66万元、2.61亿元、5.42亿元,呈几何级数增长。

盈利能力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数据市场的规模和资本的青睐,也可能是很多玩家选择大数据行业的原因。

根据大数据产业生态联盟和赛迪顾问联合编制的《2019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年中国大数据总体规模达到5386.2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6605.8亿元。

融资方面,据亿欧智库2018年11月发布的《2018中国智能风控研究报告》显示,截至当时,金融风控企业已达573家,其中192家获得投资,投资金额超过1000亿元,其中30%的企业获得三项以上投资。

不可否认,机构使用大数据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非法数据的使用也导致了用户信息的泄露或泄露。因此,如何在合法范围内挖掘和使用用户的数据信息,无疑是每个数据组织迫切需要寻找的平衡点。

原文链接:6家大数据公司例行放贷、暴力催收被查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