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18 13:24:4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阿里巴巴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有多大?

    很多人连什么东西是实体都没弄清楚就来批评网购企业。网购大平台确实形成垄断后会对老百姓的消费带来弊端,但不是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相反有利于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不是实体店
 
    这个概念很多人搞不清楚,还有很多人由于既得利益受到了影响而故意把两者混为一谈。
 
    实体店不生产任何东西,不需要工人,只是一种销售渠道。在行业分类上,在实体店售卖的工作是彻头彻尾的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和实体经济半毛钱都没有。
 
    所谓实体经济至少要有实际的产品、商品产出,如果不符合这个标准就不要冒充实体经济了。
 
    制造业为何被称为典型的实体经济呢?因为制造业的终端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不是各类服务。
 
    实体店提供的“产品”是销售,本质是一种服务,它为社会创造了价值,但并没有为传统意义上的实体经济创造价值。更不用说坐在家里收租的房东了。
 
    实体经济因网购效率提高而受益
 
    制造业工厂的利润会下降吗?答案是不会的,原本的产业链条上工厂生产出商品后给经销商、再给代理商、再给分销商、最后给零售商。从商品产出后到消费者的整个销售链条上,每个环节都要赚一笔钱。
 
    现在消费者出的钱虽然少了,但并不会减少生产商的利润,只是其中的销售费用而已。
 
    商品变得便宜了才会激发更多人的消费欲望,每年社会消费品交易数据的上涨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消费者需求增加后,实体生产商有动力生产更多的商品。除了购置更多的机器外必然需要招聘更多的工人。
 
    实体经济的收益率上升了,从事制造业的岗位也多了,网购对实体经济有促进作用。
 
    部分服务业也岗位变少,但新增加的岗位更多
 
    对于网购增加了制造业岗位已经在上文分析过了,来看看服务业岗位。
 
    不可否认的是,以实体店为主的岗位,比如实体店销售岗位、商场物业管理岗位遭到不可逆转的冲击。
 
    不过,其他服务业岗位也由此增加了。最明显的是从事物流行业的人,分拣员、快递员等数量明显增加,这些服务业岗位的增加超过了消失的服务业岗位。
 
    同时,线上销售人员也在增加。店小二客服、网店运营美化管理人员、网购渠道推广人员的数量同样增加了。
 
    网购消灭就业岗位的说法完全站不住脚,甚至说网购减少服务业岗位都是扯蛋。
 
    既得利益受到冲击,不需要改变
 
    每一次改革都会让一些既得利益者丧失原来的“特权”。购物形式的改变也是如此。
 
    首当其冲的是买了商铺的房东。在中国房地产行业如此旺盛的时代,大家也知道买房只能买住宅不能买商铺。那些以前靠着商铺坐收高额利润以及最近几年被忽悠买入商铺的投资者气往哪里出气呢?怪网购呗。
 
    传统二道贩子是第二波受影响的人。现在制造企业可以自己在网上开店售卖产品了,不像以前那么依赖二道贩子了(还没完全不需要)。二道贩子利用信息差与客户资源赚取超额利润越来越难。往哪里出气?怪网购呗!
 
    实体店的销售人员也受到影响,他们确实是最可怜的。但并不是说就没有替代岗位了,只是愿不愿意改变、去适应而已。
 
    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导致城市里不少人下岗再就业,当时的影响可比现在的网购对于某些传统销售岗位的冲击大多了。但还不是熬过去了,而且中国之所以能够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渠道就是因为那次国企改革。还有不少下岗工人抓住机会成为了今天人们嘴里的老板。
 
    国外网购为何不发达?
 
    说到底是物流不发达,人力成本过高而不是欧美发达国家不愿意网购。
 
    国外的物流成本是国内无法想象的。拿外卖来说,国外点一份外卖付出的食材费用和外送费用可能不相上下,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
 
    因此,一些说国外看不上网购、认为网购是落后才不发展的观点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国外还不愿意发展5g呢,因为5g是落后的模式和技术吗?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