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17 15:15:0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油进口国,我国的石油企业却很害怕?

  这可能是很多消费者的想法,既然国际油价大跌,作为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此时减少国内产油、大举进口岂不是两全其外?那为什么国内的石油企业却又害怕呢?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说一说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以及进口量的问题。
 
  国际油价暴跌时,我们是否可以减少国产、大举进口呢?
 
  一、从技术角度上来看
 
  油井的生产计划调整是无法迅速完成的。油井突然减产甚至停产,不仅已投入的大量设备和前期资金将废弃,而且地下开发中形成的压裂系统,在油井关停后就会破坏,再恢复需要巨大投入。若大量减少国内资源开采,将对地方经济和下游配套行业造成巨大打击,并影响就业。
 
  二、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
 
  降低进口成本的同时,也会导致国内石油部分产业链下游企业的亏损。关于这一点可能很多人并不容易理解,没关系,我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大家解释一下。
 
  我国是原油最大进口国,每年有大量的原油依赖进口,比如说近两年每年都是超过5亿吨的进口量,国际油价下跌肯定会有利于降低我们的原油进口成本。但原油价格下跌后,会导致能源与化工产业链商品价格的同步下跌,进而影响到部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出现实质性的亏损。说白了就是若油价持续下跌,带来利空氛围,会拖累成品油等炼厂成品的销售。
 
  由此可见,我国石油企业并不是说一下子就能改变进口计划,同时也不得不考虑低成本对产业链上下游部分企业的冲击。
 
  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形成的“玄机”在哪里
 
  众所周知,目前从我们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来看,是有“地板价”保护的,调控上限为每桶130外元,下限为每桶40外元,也就是说,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每桶130外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外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外元到130外元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该涨就涨,该降就降。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进行“地板价”保护?2016年推出这一定价机制时,发改委就提出,设置上限是为了维护车主和消费者的利益,避免涨幅过大。设置下限是为了维持石油行业上下游企业的正常运转,保证正常的市场供应。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它是怕国际油价暴涨后对车主和消费者不利,但下限主要还是考虑石油企业的产业链上下游是否亏损。
 
  总的来说,国际能源价格快速下跌乃至暴跌的话,是对我国石油产业链的一把双刃剑。如果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将会明显对国内的石化产业形成负面冲击。但也有利好,因为我们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高达70%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油价下跌当然有助于降低我们的进口成本。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