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3 12:19:4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请问现在农村50岁以上还在外面打工的多吗?

  恕我直言,50岁打工的,那不是再正常不过的吗?难道除了农村人,城里人就不干活吗?50岁不该是“黄金年龄”吗?

  身边的亲朋,大多都靠打工谋生,或是建筑工地,或是工厂打工,大多干的都是体力活,偶有几个自己创业或者开货车。早些年,村里出劳力,挖掘横跨几个村的水库,每家每户都派壮劳力,算作工分,水库修好后对灌溉,有极大的好处,这里暂且不表。重点要说的是:因为挖掘水库,村里很多农田被淹,本就为数不多的田地,现在数量更少了。

  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村里各家各户都分到农田,但是因为总数不多,每家拥有的不多,得益于大家的付出,还算可以吃得饱饭。随着市场经济的活跃,大家普遍意识到,光靠种田,难以发家致富;种田之外,还有大把的空闲时间。开始有人外出打工,在外赚了钱的,又带着其他人出去,这算是早日农村人进城打工的写照。

  除此之外,不知是从谁开始,村里兴起了一个职业,那就是做家禽贩子,赶集的时候收购农户的老鹅,集中起来贩卖到仪征、扬州,最高的时候,村里有近一半人,都从事这一行。后来做的多的,渐渐有人开始贩鸡、鸭,做这行让大家“发了家”。除了做生意的,其他人大多打工,或是集镇附近,或者赶赴沈阳、扬州等地。做生意的,后来大多退出了,后来都加入到打工阵营。

  比如说我的父亲,早些年开始贩鸭、鹅,后来又贩了几年鸡。生意不好做后,就开始做泥瓦匠,大多时候都在周边乡镇,偶有去到附近城里打工。再后来,年纪渐大,加之村里工厂的邀约,就进厂打工去了,年初的时候换了个工厂,现在五十好几了,依然在工厂打工。这样经历的农村人,相信不仅是我的村里,大家的身边有太多案例。不过虽然50岁以上的都在打工,但是就我身边的案例看,近几年发生了些变化。

  那就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从以前远赴大城市打工,慢慢的选择了回家来,当然50多岁的年纪,他们不可能歇着,只是打工地点从城里转到了乡镇,这主要得益于乡镇工业的发展。就我身边的案例来看,能在家门口打工的,且收入并不减少多少的,谁又愿意丢下孩子、丢下父母,远赴城里打工呢。就拿我父母来看,父亲在镇上工厂打工,每个月五千多元,母亲在村里玩具厂,每个月三四千,两个人加起来也有七八千/月,这样的收入不算高,但是还算可以谋生了。

  所以说,50岁并不是阻碍农村人打工的年龄界限,反而正是黄金年纪。不过有所区别的是,以前大家在外打工,现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回乡打工或者创业的数量,明显增多了。这里对于回乡创业的,不再赘述了,毕竟乡村振兴的政策红利在,农村的机会更多了。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13赞踩1评论分享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