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13 09:26:32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第二批试点胎动:北京之后沪杭两地抢跑


  第二批沙盒试点将试点从北京扩展到了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6市(区)进行。除了地域增加,申请主体范围也扩展了。

  中国版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正在加速。

  5月19日,杭州市召开了针对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政策解读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杭州5月19日的政策解读会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介绍了入盒申报的流程,杭州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实施方案将由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领衔,浙江省银保监局、浙江省金融办以及杭州市金融办四方联合制定。

  5月16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在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论坛上表示,目前北京正在推动第二批“监管沙箱”试点。而在1月14日,北京刚刚公布第一批的6个项目。

  5月17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成立的会议上宣布启动上海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工作。

  金融科技领域里监管与创新的矛盾日益凸显。中国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在过去数年经历从“自由放任”到“严厉整治”到“强势监管”的历程。“监管沙盒”是否能有效平衡鼓励创新与防控风险之间的冲突,破局“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一刀切”等监管困境?

  各地试点怎么落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为了防止监管套利,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俗称“监管沙盒”)将由人民银行出台统一的细则,各地则结合各地方的实际负责具体的实施方案。

  “监管沙盒(Sandbox)”是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在2015年提出的概念。简单说,就是一个试点“特区”,监管部门通过设立限制性条件和相应保护措施,允许金融科技机构在真实市场环境中,向真实消费者提供创新性金融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监管通过全程监控并评估其在沙盒中表现,判定其能否“出盒”并大面积推广。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5月19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监管沙盒”首先要明确的是监管对象,究竟是各类创新主体、创新业务与产品,还是应用技术,特别要明确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甄别。

  过去在监管交叉或空白地带的潜在金融风险尤为重要,这就需要中央各类金融监管部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不同监管主体之间有效协调、互补和配合。最重要的是,金融科技发展不能只靠监管者“单兵突进”,还需要制度规则、生态基础、基本要素等方面的不断优化。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