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08 15:47:5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宽货币带动宽信用:4月信贷社融均超预期


  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4月份金融统计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4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均大幅超过市场预期。

  多位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师表示,4月信贷大幅增加,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冲了疫情影响。

  “从我们银行的数据来看,1月底到2月底除了占比较小的线上信用贷款,其余贷款全部是负增长,且疫情期间难以下户。3月虽然在推进复工复产,但一方面个人和企业需求萎靡,另一方面我们小银行在资本充足率和资金限制下也会相对谨慎。但4月央行对中小银行实行定向降准,且下调了超额准备金利率,加上货币市场资金价格很低,企业需求随疫情好转回暖,因此企业贷款和按揭贷款回升很大。”福建地区某农商行零售部门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值得注意的是,4月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均大幅度提高,M2增长11.1%,M1增长5.5%。其中,M2由“狭义货币M1+储蓄存款”构成,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师表示,M2增速大涨,主要是货币政策操作较为频繁和积极,连续超预期的信贷投放,增加了信贷渠道的信用创造。

  企业中长期贷款需求回升

  4月人民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分结构来看,4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同比大增6818亿元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增长。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554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3910亿元。

  “4月,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减少62亿元(含票据融资)、中长期贷款新增5547亿元,企业贷款融资结构明显改变,表明企业已经逐渐从疫情期间的维持流动性转变到增加投资的轨道上。这也间接表明国内经济已经基本上由疫情防控期进入深度修复期。”交通银行(5.130, -0.02, -0.39%)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表示。

  “在1.7万亿的新增信贷中,企业中长期贷款大概占三分之一,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前期专项债资金的下发,基建项目的融资需求大幅释放所致,体现的是政府宽财政的力量。另一方面,这也可能与监管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有关。”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

  与此同时,以按揭贷款为主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4389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24亿元,表明在一季度受疫情影响的房地产市场,也在迅速“回血”。

  此外,票据融资业务也出现大幅反弹,4月票据融资新增3910亿元,比上个月多增1835亿元。“票据融资大涨的原因主要是随着资金利率的走低,票据融资利率下降,需求明显回升。”民生银行(5.790,-0.03, -0.52%)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