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21 18:54:3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暗网盗卖金融信息 银行账户安全面临新挑战

  近日,涉及国内多家银行的数百万条客户数据资料在暗网被标价兜售的消息广为流传。尽管涉事的各家银行在进行数据比对核查之后,均否认了被兜售数据资料包的真实性,但是牵涉面甚广的庞大金融数据,尤其是银行用户涉敏信息的安全性如何保障,仍持续在行业引发关注、研讨。

  截至2019年底,我国开立银行账户113.52亿户,全国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09户。这些账户安全谁来守护?尤其是,伴随银行线下业务线上化、与流量方边界日益拓宽等新变化,也给银行数据安全管理带来新挑战。

  证券时报记者 段久惠

  用户资料遭白菜价甩卖?

  银行:与真实数据不符

  涉及国内多家银行的数百万条客户数据资料在暗网被标价兜售,连日来引发行业广泛关注。4月15日,一位金融安全技术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证实在暗网确有看到该条盗卖信息。

  从数据安全人士此前发布的相关截图来看,被售卖信息里包含了大规模的金融机构客户数据,其中涉及上海银行(8.240, -0.05, -0.60%)80.3155万条、浦发银行(10.110, -0.09, -0.88%)10万条、招商银行(32.900, 0.04, 0.12%)上海分行6.3万条、中国农业银行(3.420, -0.02, -0.58%)90万条、兴业银行(15.930, -0.13, -0.81%)46万条。泄露的资料既有储蓄账户,也有信用卡账户及私行理财账户,含客户姓名、客户类型、性别、年龄、手机码、开户账、住址邮编、存款数据等信息。

  “46万条银行信用卡客户数据标价不到100美元,90万条数据标价只卖399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8万元),简直是‘白菜价’。如果是真实数据,这么庞大的数据量实际售价至少10倍以上。”一位大数据行业风控总监向记者评价,尽管截图显示的样例数据非常详尽,但这么大的数据量价格却低得离谱,盗卖数据是不是真的?可信度或许要打个问。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