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18 11:04:4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注册会计师查不出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是为什么?

    默认为题主说的是年审查不出上市公司虚增利润,大约注册会计师的年审缺陷如下,当然,如今有能力的注册会计师倾向于咨询业,年审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利润来源:
 
    原因一:强调很多年风险导向审计,可落实到基层,依然是以报表出发的审计。审计过程依然以报表为中心。风险导向也就是要从风险评估开始走,要了解企业各种细节,看看这个企业的风险有可能出现在哪里,然后结合内控做风险应对和审计程序。但是如果是报表为核心的审计,无非就是将公司的财务报表拿过来,货币资金和往来应收应付函证,存货监盘。一大堆工作底稿任务完成就得了。区别在于:风险导向审计更加需要CPA利用职业判断,也需要注会深入企业的经营流程价值链条;而报表为中心的审计,则强调做了审计程序,该函证函证,该监盘监盘,工作完成,甩手就走。所以,说到底还是因为有些事务所比较懒。
 
    原因二:审计说到底是保证责任。出钱的是上市公司。具体转账那位(财务经理),就是你要去审计的那位。拿人手短,当然CPA知道自己的保证责任,字签了,就要担责。但是如果这个市场上担责的概率不高,那么注册会计师如何尽职尽责?大家都有侥幸心理。
 
    原因三:审计要说明白“是什么”。不用考虑“怎么样”和“为什么”。比如投资人财务分析,一个行业十家企业,差不多的,结果这家企业利润率垫底,全行业利润率10%,他却只有2%。而且利润很少,经营现金流还是负的。投资人一看,这不是快倒了吗?但是审计不能这么写,他只要做了程序,觉得这家公司数据真实可靠。那么就可以交差了。而利润率为什么这么低,经营成果为什么这么差。这不是注册会计师考虑的范畴。
 
    原因四:审计报告有格式,缺乏细节描述。这个格式就是标准报告和非标报告。非标有很多种,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审计报告,也包括保留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这种格式是固定的,但是注定不会对企业的内部做更多更细致的解析。因为他们要的是结论,对于过程都是一笔带过。
 
    原因五:审计也有客观难题。康得新,银行存款虚假,我们之前的判断,就是银行和CPA必然有一方有问题,这是不应该有的错误,但是獐子岛,审计的责任有,但是不大,因为扇贝真的很难统计。
 
    原因六:审计程序有时候也防不住小人。罪犯必然会留下证据,著名的洛卡德物质交换原理,但是并非人人都是福尔摩斯。特别是审计进入公司面对一大堆已经造好的数据。比如这其中最大的一个风险性,就是隐性关联方。上下游的企业都是自己的企业,但是无论你用天眼查还是通过企业内部股权记录脉络,你都查不出来。有些企业在国外或者香港地区转一圈,你只能看到几个代持者信息。然后这些关联方通过和上市公司交易来操纵利润。
 
    综上,这还不是全部缘由,的确审计报告对于上市公司虚增利润有时候不是心太软(得过且过),就是手太软(拿人手软)。但是审计报告至今依然是投资人相对值得信任的参考。如何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总体上就要严格审计的保证责任,如果上市公司造假会牵连CPA,情况可能也会好一点。另一方面,这几年基金普通管理人也就是GP更加相信灵活度高的尽调,或者委托第三方的审阅程序。当然,最佳的办法依然是自己做研报,保持一定的主观怀疑,谨慎的对待每一个公司。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