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03 11:28:10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媒体:垃圾分类说得够多该做了

  “是干是湿,让猪试吃,一吃便知。猪可以吃的是厨余,吃了会死则有害,连猪都不吃是其他,能换猪肉的可回收。”近段时间,垃圾分类的话题热度很高,有些帮人们精准垃圾分类的段子与小贴士也随之而来。

  虽是调侃,却不难发现,在公众对垃圾分类概念的认知度渐次提升的背景下,很多市民在垃圾分类问题上也开始“动真格”。很多年轻人一边不亦乐乎地玩“梗”,一边暗自发力去践行,构成了此番有些城市强制垃圾分类行动中一道别样的景观。

  “垃”开架势,见“圾”行事……有些城市先行试点带来的互动场景表明,在高效动员下,很多市民愿意为了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而承受随之而来的必要不便;愿意为了减少填埋、焚烧带来的环境隐患,而承担起垃圾减量的责任。

  有压力也有动力,有民意共识也有责任意识。考虑到垃圾分类是个需要各方共举的系统性工程,重建一整套垃圾分类体系非一日之功,政府和民众沿着共识相向而行,也就愈发重要。在当下的语境中,官方层面也需要用责任心呼应责任心,着力打通“民意-行动-效果”之间的通道,既唤起民众的紧迫感,也增加民众在垃圾减量和环境提升中的获得感。

  比如,尽可能为民众“在不便中创造便利”。“不便”可能是垃圾分类带来的直接感受。毋庸置疑,垃圾分类要成长效机制和常态做法,需要公众习惯于这种“不便”。但在“强制分类”的刚性要求下,尽量多些因势利导,以创造便利的柔性方式去降低民众的参与门槛,也不可或缺。住建部强调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需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也蕴含了这层意思。

  比如,解除民众对垃圾处理的“后顾之忧”。垃圾分类要取得成效,既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也离不开配套设施的完善。不能“四种分类,一车拉走”,更不能“分着垃圾,闻着臭气”。海口扩建垃圾焚烧厂遭遇的民意反弹就颇有典型意义。垃圾填埋和焚烧,是为了改善人居环境,若在运行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产生了污水、烟气等二次污染,难免挫伤民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