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1 22:16:28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迪桑德陷入造假疑云是怎么回事

    对于启迪桑德,当年桑德环境还在香港桑德国际手里,桑德国际因为一些财务问题,至今还被港股监管按在地上摩擦。当时桑德国际抓紧切割了A股的桑德环境并出售给清控也就是启迪控股,成为现在的启迪桑德。结果又有媒体曝出问题。
 
    由于大多数观众并非专业财务人员,我们来简单粗略的描绘,PPP业务类企业要让利润增加,总共分如下几步(PPP就是政府和民营资本一起出资建设公共设施):
 
    1、成立特殊目的公司,角色:上市公司乙,地方政府,双方成立的特殊目的公司甲。为了简单
 
    2、通过关联交易,乙公司掏空甲公司:
 
    这并不涉及利润,但是在关联交易方面,灵活的定价和预付款,可以促使上级控股公司获得子公司的流动性。至今依然是正常的。
 
    3、并表怎么办?事情并不简单,虽然流动性回到了上市公司,这仅仅是让资金循环利用,这个100万又可以去开其他的特殊目的公司。但是,净利润还有个并表问题,从集团整体上,利润没有实现,那么就不会体现在财务报表上面。于是,有两种做法:
 
    方法一:不并表。虽然乙公司实际控制甲公司,但是就是不并表,从上市公司报表角度看,利润得以提前实现,这就是一个总包工程,或者就是设备销售。
 
    方法二:并表,但是对子公司的预期利润提前确认。启迪桑德之所以这一次被人怀疑,源自于项目没启动,却有了利润计入。既然母公司可以控制子公司,那么这在财务上做得到。(这才是真的违规)
 
    总结:PPP项目如今在收缩,但是在之前的确产生了不小的管理难题。PPP理论上就是利用民营企业的钱来搞公共建设。部分地方政府由于这种模式出钱少,于是在一段时间大批量上马(少给钱,多建设,未来还能回收产权,地方政府当然热情满满)。但是这个世界有个真理:钱财必有出处。民营企业出资要资金,资金必然有来源,不是通过股市就是通过债务。很明显,PPP模式是一种股权杠杆的运作(自己有10元钱,如果最快变为50元?方法是让另一个人出10元钱,一起成立公司,这个时候这个公司是20元,然后再用20元借款30元,这个时候公司是50元,负债率是60%)。所以这一类企业有足够的动机粉饰报表,在流动性和净利润方面。
 
    PPP项目如此运作有问题吗?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现金流,而最终项目也完成建设,这并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提前确认了利润,粉饰了报表,这问题就大了。
 
    再次说明,我们没有讨论启迪桑德,我也不知道其内部是否真有问题。我们只是在说理论。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