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09 15:09:0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为什么我赌百度赢?

百度近期可谓是“锅从天上来”,一下子就被群嘲,搞得百度上下都很忙。怎么个忙法?让我们从头说起:

首先是《人民日报》分别在海外的Twitter和Facebook平台上回应了“谷歌入华”的传闻:先对谷歌重回大陆表达了欢迎态度,但同时也强调,所有互联网公司在中国都必须遵守本国的法律和互联网管理。

百度CEO李彦宏很有先见之明地在朋友圈打预防针:非常有信心再PK一次,百度能再赢一次google。同时很不服气的表示:这些年一直被大家认为占了谷歌的便宜,我们无法证明一件没有发生事……

不管Robbin 对谷歌是服气还是不服气,反正很多网友对百度很不服气。有传言,新浪科技当天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投票:如果Google回归中国,你会选择百度还是谷歌?截至当天下午,参与的3700多人中,有接近85%的网民投票给了谷歌。不过该投票随后遭到了删除。

抛开这些情绪化的层面,笔者查了下百度vs 谷歌当年的一些数据。在谷歌2006年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百度已经运营了5年,所以百度的市占率要比谷歌高(蛮荒之境的先发优势),但有意思的是2007-2009年,百度市占率的两年复合增长率为1.5%,谷歌市占率的两年复合增长率为8.4%,谷歌是百度的5.6倍。简单点说:尽管百度的先发优势在前,谷歌离场之前,其市场占有率的增速已经快于百度了。百度后来有没有占谷歌离华的便宜,答案已经很明确了。

而CNNIC的一份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2006-2013)则更有说明力。对搜索用户来说,google在搜索结果相关性、来源多样性、排序合理性上全面超过百度。唯一落后的因素是网站稳定性,而谷歌之所以稳定性不行,是因为墙的崛起让谷歌频繁发生闪退的情况。这种情况从2006-2010一直存在,所以可以说:是一个80分状态的谷歌一直在和百度PK。对此,笔者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想调皮地给Robin 加了一个新的番号,这个番号和阿里爸爸放一起会更有节奏:悔创阿里杰克马,再赢一次李彦宏。

所谓老大一开口,公关便发疯,就因为这么一个回复,百度的公关也忙起来了。

为什么我站队百度赢?

和普通用户的感知相反:产品体验决定论在互联网行业里其实走不通,产品体验很重要,但它并不是一家公司能走多远的全部。产品能否本地化,产品能与用户契合多少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1)百度内容渠道优势

要注意的是,搜索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涉及到检索技术,有很重要的一环是内容:

本地化一直是谷歌征战全球的一大问题,这里面涉及到用户运营和文化多方面的因素。对于非拉美语系(英语)的国家,谷歌的文化(内容)和市场拓展(渠道)存在一些障碍,而谷歌的障碍对百度而言则是相对优势。百度在当年与谷歌干架的过程中,就体现出在渠道和内容上的天然优势:在渠道上收购hao123,掌握了核心入口,并通过大量地推,通过分成、预装等手段,把控了当时非常重要的网吧渠道进行用户教育。在内容上:百度通过知道、百科、贴吧三大产品,组成了强大的互联网内容矩阵。而我们对比用户对百度和谷歌的差评,也会发现谷歌在内容上的弱势。

如今8年过去,搜索和内容相关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谷歌在中国移动内容生态的建设方面的滞后性很难让它的搜索体验达到用户的预期。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信息量已经远超人们的阅读负荷,“传统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现在要逐渐演变到信息找人”,垂直网站的出现本身也弱化的百度搜索的工具成分。百度的重点也成了重点布局信息流,利用内容来延长用户的使用价值。那么,在中国从头开始的谷歌的内容优势在哪里呢?

(2)百度更懂中国,也更懂你。

如果只靠百度的“本地化”优势,那么笔者是不会坚定站百度的,毕竟渠道可以慢慢赶上来,内容可以通过与腾讯或者其他本土化平台合作。但是如果你体验过百度神奇的搜索大法,简直佩服的无话可说:(怕被粉丝举报笔者涉黄,这里改成格隆汇的小图了,捂脸逃)。

笔者的朋友反怼:搜索引擎推荐是因人而异,所以仁者见仁,淫者见淫。事实上还真不是,微博上已经有网友图援笔者了,并不是千人前面。此事件一出,百度的码农和工程师们成了最忙的人,得客串鉴黄师该改改该修修。

其实乐观点看,在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百度更懂中文和人性的体现。“雪白”这个只要认识字就懂的词语,没人去搜索,而很多男人会用“雪白肌肤”、“雪白大腿”去搜索,于是百度大数据很好地体现了“雪白”的搜索偏好,而百度的价值观也乐于帮助网友。我只是有点心疼小朋友罢了……

所以从短期投资的角度来看,买百度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百度有“人性”这条深深的护城河。

管它风刀霜刃也——空百度

但是长期、宏观上来看,百度涉足虚假医疗广告,纵容和利用人性中的“恶”,买百度等于是做空整个社会的进步。

从这次群嘲的公共事件中,作为本土的互联网公司的百度更应该反思自己到底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享受”百度产品服务的人现在在夹道欢迎竞争对手,这样的局面不可谓不悲哀!

(1)天下苦秦久矣:

这次谷歌再次进入中国引爆了中国网民的情绪,但其实自打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之后,“谷歌回国”算是中国互联网上的大姨妈话题了,网民对谷歌的翘首以盼一方面说明中国用户希望获得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则说明:天下苦秦久矣。

据搜索引擎统计网站 statcountry 的统计,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中,百度以73%的市场占有率位列榜首,排名第二的神马搜索只有15%。可以说,百度在中国是真真正正的“垄断”地位,而面对这样的垄断市场,中国网民并没有什么办法。

国民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叛变,但是如果我们回放一下百度统治中国搜索市场的所做所为,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百度是怎样失去人心的。

我们看第三方平台的数据,知乎著名问题“百度做了哪些恶?”下面有 3200 个回答,维基百科上“对百度的争议”也有3471条词条细数了这些年百度引发的争议。

(2)企业的核心护城河之一:价值观

当一个产业处于草莽时代时,我们习惯成王败寇来衡量胜负,所以在资本市场猥琐发育的早期,我们用涨跌判断价值。可是当一个产业从成长期进入成熟期:经过教育的消费者和用户会慢慢知道,自己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在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投票。我们对价值观的漠视,来源于长久以来的直觉——以无限之金钱,叩问有穷之人性!这似乎是百战不殆的。可是这中间忽视了一个变量,“消费者”和“用户 ”们在不断成长。

在巨量的财富和成功的光环效应之下,企业的掌舵手很容易迷失,以为自己真是万千用户眼中口中心中的“爸爸”,可是消费者和用户才是企业和资本真正的衣食父母,他们口袋中的钱是股价涨跌的决定因素。

这也是Google的“不作恶”(Do not be evil)成为经典理念与口号的原因。

Google2004上的的招股书上充分已经充分阐释这个理论:Don'tbe evil.We believe strongly that in the long term, we will be better served —— byacompany that does good things for the world even if we forgo some short termgains.(翻译: “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要放弃一些短期收益。)

所以一个企业的“认知度”和“价值观”会在企业发展的后期成为企业的核心护城河之一,公司有了价值观的支撑,在发展的后期,用户才会愿意给予企业试错空间,这也是网易音乐被腾讯的QQ版权吊打却依然坚挺的原因。对于投资者来说,与作恶公司打交道——道德折价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个雷不是不爆,只是时候未到(碧桂园、美年健康和长生生物就是最新鲜的例子)。而对于资本来说,价值观的缺失可能在企业未来发展的大多数决策中埋下伏笔,带来不确定性。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