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03 11:59:0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风流但不下流,争议与“争气”,娱乐大亨们左手绯闻、右手财富

娱乐圈的花边新闻一直以来都最为人所津津乐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身居在娱乐圈帷幕最深处的商业大亨们,往往也免不了被扒出一些花边绯闻八卦消息。可勿要忘记一点,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身上同样有着出色的商业才能和智慧。他们的家族事业有的诽誉随行、历经风雨跌宕;有的一度波折,却依然屹立于财富之巅。

林建岳:没有绯闻,也就没有温度

寰亚传媒主席林建岳(左2)

林建岳,生于1957年,今年61岁,寰亚传媒主席、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他是香港丽新集团创始人林百欣的次子,母亲是二老太太余宝珠。林建岳13岁时,被父母送去加拿大读书,后来又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念了两年商科。30岁那年,返回香港的林建岳,开始协助父亲打理生意,出任丽新集团副主席。

也许是年轻气盛,也许自小接受西式教育的缘故,林建岳最初时,似乎与香港商业社会格格不入,在上世纪90年代多次的巨额投资并不成功,甚至是巨亏,差点毁掉家族生意。其中,他主导的上市公司“丽新发展”购入美丽华酒店一案,在98亚洲金融风暴中,因楼市下跌,负债额最高时超过了100亿港元,成了香港亏损规模最高的上市公司,股价更是连连下挫、跌跌不休。

事业低潮期的林建岳,个人家庭关系更是弄得一团糟。1995年,林建岳与39岁前妻谢玲玲正式离婚。据媒体披露,这是一场香港豪门“天价分手”!谢玲玲离婚时,从林家得到了高达4亿港币的安家费,创下了当时明星离婚史上赔偿之最。

1980年,林建岳与谢玲玲结婚

如同许多“富二代”一样,林建岳一边参与管理家族事业,一边也露出“花花公子”原形,当然了,这也与其身处的职业环境有关。彼时的林氏家族,已在传媒及娱乐事业上大放异彩,在娱乐圈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耳濡目染,“倾情”其中也就不奇怪。

林建岳与39岁的前妻谢玲玲两人结束10多年婚姻关系之后,因工作关系,先后与数位娱乐圈明星纠缠不清,最出名的当属一时闹得沸沸扬扬的“王祖贤之恋”。

没有“绯闻”,娱乐圈也就没有“温度”。2006年,当媒体传出林建岳的大儿子林孝贤(Lester)与乐坛“天之骄女”钟欣桐(阿娇)“拍拖”之事,身为人父的林建岳却淡然地回应:一起去玩很正常。阿娇是我女儿Emily的同学,“认识一下没关系,但肯定不是啦!”不过,当时的林建岳也说“都是老爹不好,做这一行”。因职业关系,不少娱乐圈的新闻,其实也是掺杂着很多水份。

香港旅发局主席林建岳

潮汕人有句俗语:“求财心勿急,来喜心定定”,说的是做生意不能太过心急,即便成功了,也要荣辱不惊。上世纪80年代末,林建岳开始接手父亲生意之时,也就三十上下的人。当年,丽新创始人林百欣做熟的生意,主要在制衣和地产板块,对儿子林建岳鼓动进攻的传媒和娱乐行业,并不熟悉。所谓“不熟不做”,说的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不是做喜欢做的事,这也就为后来大败局的埋下了一颗未爆隐患。

作为创始人二代,林建岳之所以转换“擂台”,蒙眼狂奔,一路“买买买”,当了多次“冤大头”,与其急于表现自己的燥热心态有关;另外,也是缺乏风险管控、接班经验不足。在他“先斩后奏”高价买下美丽华酒店之时,父亲林百欣又在台湾涉案,被禁出境。屋漏偏逢连夜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无情摧残下,林百欣不得不变卖资产,不但“割肉”渡难关,家族财富也由600亿身家一下子缩小到15亿元。

林建岳可算是香港新世代中一个商业奇才,他协助父亲在家族事业版图上的战略布局,其战略目标和理念本身并没有多大问题,甚至是超前一点,只不过欠于“火候”,时机把握不好。与长兄林建名相比,林建岳并不甘于当“守二代”,而是愿意去做“创二代”。家族昌盛的传承之道,并非局限于继承,更在于做好代际交替的同时,根据时代与市场的变化筹谋转型,尤其是传统企业更要用于创新实践。

失败是成功之母。果不其然,林建岳投资的电影《无间道》系列,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男主角刘德华还获得台湾金马奖,电影上映后超爆的票房,令寰亚电影赚得盆满钵满,2004年,寰亚电影在新加坡上市。与父亲当年建造的娱乐帝国相比,寰亚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会稍逊一筹,可它毕竟是二代自己一手打拼出来的成果。从1994年至林百欣去世前一年的2004年,以十年之功,林建岳用一个跌跌撞撞、曲曲折折、绝处逢生的不寻常成长历程,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合适的家族企业接班人。

随着林建岳与内地投资合作拍摄的《天下无贼》、《非常勿扰》等影片红遍大江南北,为观众所熟悉喜爱,林建岳在外部的形象也大大改观,并被誉为香港娱乐圈“教父”、新一代香港娱乐界大亨。目前,寰亚传媒集团已是亚洲领先的多元化华语娱乐内容提供者之一,涵盖电影、电视剧、音乐以及演出等诸多业务领域。

杨受成:争议与“争气”

英皇集团主席杨受成(右二)为英皇艺人惠英红庆功

人物传记可分成两类:一是自述生平的,即自传,如杨受成的《争气》;另一类是传、或者传略,由别人撰写,如古代司马迁《史记》。陶杰文中把杨受成的故事,说成了解“香港精神”的窗口,可能过了一些。香港一百多年商业史上,豪门兴衰成败的例子多的是,更不乏明星与大佬的金钱游戏。若说杨受成集争议与争气于一身,会更公允。

杨受成,生于1944年,祖籍广东潮安县。父亲杨成,1904年就从潮汕老家来香港打拼,靠白手起家,于1944年在香港上海街开了一家“成安记” 表行。起名“成安”,源于他小儿子杨安成的名字。

此前,我们已多篇文章介绍过,钟表这一行当,成就了许多来自潮汕的商界巨子,且集中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这与潮商历史及地缘关系有关。同样的道理,橡胶种植业,也成就了如陈嘉庚、李光前等一代海外闽商。

上世纪50年代,因买卖中受骗,少年的杨受成看到了父亲被债主逼上门讨债的一幕。中学没毕业,他就辍学帮父亲打理生意,走上经商之路。小小年纪就走上社会,也让杨受成结识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人,“混”社会也是一种成长历练,比如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的本领,那可能是书本上学不会的,“社会大学”就是此中一说。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