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29 09:26:3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霸王卖的护肤品,你还没用过 ,就要退市了!

去年底,霸王创始人夫妇由于“分家”事件,让霸王集团的前途进入一种不明朗状态。而经过几个月的休整,霸王集团似乎重新打起了精神,要将未来的业务重心回归到最核心的产品上——霸王防脱洗发水。

这与霸王集团此前推出多元化品牌表现不佳、出现大幅下滑有关,其中,公司拟对追风系列进行重新包装,并将淘汰本草堂。

霸王集团于2009年上市,截至2018年4月,其分销网络覆盖中国27个省份及4个直辖市,其中涵盖609个分销商及18个重点零售商。此外,该集团产品还销往新加坡、泰国、马拉西亚及委内瑞拉。

霸王集团净利润在2015年、2016年均保持正值,但2017年的净利润较2016年同期有大幅下滑。4月27日,霸王集团发布的年报显示,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4亿元,基本上与2016年持平,但净利润约为1920万元,较2016年同期的4370万元同比减少约56%。

▲ 图片来源:霸王集团2017年年报截图

而在更早之前,霸王集团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0年,霸王集团净亏损1.18亿元,2011年,净亏损扩大至5.58亿元;2012-2014年,霸王集团净亏损分别为5.19亿元、1.36亿元和1.15亿元。

霸王(广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亮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现在销售是稳定的,接下来会有一个恢复的过程。”

至于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原因,汪亮表示,主要是由于去年原材料、包装材料成本的大幅上涨。

日化行业分析师冯建军则认为,原材料上涨是行业的普遍现象,不光是包装材料,包括物料、宣传品还有印刷类产品工业成本都在增长,制造链条上的所有环节每年成本都在增长,广告费用和宣传费用也在增长。

除此之外,汪亮表示,同比下滑还有另一重要原因,“2016年对壹周刊的诉讼我们胜诉了,有赔偿款1800万港币,主要赔偿了律师诉讼费用。”

记者注意到,2016年,霸王集团其他收入达到2800万元(其中就有2016壹周刊的赔款),而2017年,霸王集团的其他收入仅为1416.2万元。记者查询发现,霸王集团此前与壹周刊卷入法律诉讼,2016年5月,该诉讼有了结果,霸王集团收到赔偿金额300.5万港元(约合人民币242.4万元)及壹周刊代为承担的诉讼费、利息18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1452.5万元),霸王集团将这部分确认进入2016年度其他收入(营业外收入)。

但是,霸王集团2017年毛利约为1.273亿元,较2016年的1.265亿元相比还上升了约0.6%,毛利率也从去年的47.9%提高到今年的48.2%。

据霸王集团相关年报显示,公司自上市以来,扩充了追风品牌的产品线,推出了丽涛洗发水、沐浴露和洗衣液,中草药护肤品牌本草堂等产品。

记者注意到,霸王集团这一系列动作,取得的成果都不太理想,“霸王”品牌仍是霸王集团的核心。2017年报显示,霸王品牌营业额约2.29亿元,若按照品牌进行分类,约占霸王集团当年营业额的86.8%,比2016年度上升了约10.6个百分点。

▲ 图片来源:霸王集团官网截图

而除霸王品牌外,其他的品牌的营业收入和占总营业额的比重,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具体来看:

追风品类2017年营业额1470万元,较2016年度下降了32.9%,约占总营业额的5.6%;

丽涛系列产品2017年营业额为1230万元,较2016年同期下滑38.2%,占总营业收入的4.7%;

本草堂营业收入为520万元,比2016年下滑了60.6%,占总营收比重为2.0%。

霸王集团年报披露,计划将追风品牌产品重新包装,并将线上作为主要销售渠道;而对于本草堂品牌产品系列,霸王集团拟将其淘汰,并计划通过网上销售管道、团购及员工购买的方式来清理现有的库存。

汪亮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主要还是做好霸王,其实业务量如果没那么大的话,还是聚焦最核心的产品和最核心的品类。”

▲陈启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霸王集团招股书显示,2008年霸王的营业额超过14.11亿人民币,而截至4月27日休市,霸王集团总市值只有7.27亿港元(约合5.86亿人民币)。

对比10年前霸王集团的辉煌成绩,冯建军分析认为,当时品牌少,而且泛渠道的竞争相对缓和,也缺少成系统的电商和移动电商(微商)挑战,“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霸王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品牌老化,渠道分流以及‘土洋’之争。”

冯建军还提到:“现在是消费者的选择多了,市场竞争的门槛和成本大了,以前的消费者是70后、80后,现在是泛90后了,如何解决品牌建设和年轻化的问题,是非常大的挑战。”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