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5 09:40:37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先是韩庚,然后是罗志祥,街舞到底怎么了】

  《这就是街舞》第一期谈过韩庚,第二期来谈,罗志祥。

  关于罗志祥的选人点评,有两处印象深刻。
 
  1.有位B-boy,地板舞搞得很溜,但是罗志祥要求他离开地板,进行上肢的Solo。选手无法应付,最终放弃表演。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被淘汰后选手开始各种针对罗志祥的“吐槽”,比如指明罗志祥不懂“地板舞”,比如质疑罗志祥“舞王”的称号。
 
  这种由于被淘汰而各种"攻击"真的显得特别LOW。
 
  其中存在几个重要逻辑:
 
  a,契约精神。选择参与这项比赛的先决要素是选手无条件接受节目的规则,以及,“评委”们的选人标准。要清楚,自己是来接受评判的,而不是来挑战规则的。如果这个逻辑搞不清楚,在节目里注定要碰壁。
 
  b,逻辑自洽。“评委”们的标准底线是逻辑自洽,而不是“公平”、“公正”、甚至是“专业”。所谓“自洽”就是能够自圆其说。罗志祥淘汰那位B-boy的逻辑相当清晰,因为考虑到未来的“团战”,他需要自己的队员充满更多可能性,即,不能只专注于某种舞蹈。按照这个逻辑,功能单一的这位B-boy,被淘汰很合理。
 
  另外,罗志祥的这个逻辑同时表明,他思考的维度更广。并非只关注于个体,而是团队以及舞台。这种思考方式,明显更加超前。
 
  2.有位能力很强的选手,表演前先亮明身份:我赢过之前那位Dancer四次。最终结果,赢过四次的被淘汰,输过四次的那位,顺利得到白毛巾。
 
  人生很长,请谨防打脸来得太快。
 
  对于这次选择,罗志祥再次给出优质答案:赢过几次都是过去,这次我是“评审”,就得听我的。
 
  我完全能够理解罗志祥的选择。在选手水平相当情况下,很多时候选择的倾向只是看个人主观喜好。很可能就因为没有眼缘就把你淘汰。罗志祥表现出了自己的专业诉求,同时也表现出作为“人”的主观情感,节目里,这样的形象才是立体的形象。
 
  另,节目里,罗志祥还展示出教科书级别的“镜头感”。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