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25 12:51:3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为什么内评会被质疑“不专业”?

    这两天接触了好几家投资机构里满脸愁容的内评同行。一问原因都是被投资部门甚至分管领导质疑专业性。大家感到很憋屈,事情没少做,但别说苦劳没有、功劳更没有,就留下一堆埋怨。

    为什么投资端会质疑评级“不专业”?内评如何回应这种质疑,塑造专业形象?
 
    我的理解,对信评的质疑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不给准信。投资经理问,这个企业坚持半年不会有问题吧?这个算命先生可以回答,但严肃的信用分析师还真回答不了。如果回答了,要么就是瞎蒙;要么就是有志于转行从事占卜啦。曾经真见识过用周易做投资调研的,通过分析核心团队的运势来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走向。作为我党有觉悟的老党员,这个我真心不擅长,就不展开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了解下。
 
    二、黑箱操作。站在投资端,评级就是个黑箱,进去的是数据,出来的是级别。但中间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出来的观点就可以决定一支债的生死?而其中最大的黑箱,就是那个美其名曰“专家打分法”的拍脑袋。差别可能仅在于拍谁的脑袋。没经验的人拍那叫蒙,有经验的人拍就叫定性判断。
 
    三、无法验证。怎么证明评级的结果是准确的?把一年来毙掉的券拉出来,人都活得好好的;通过的券反而好几个下了数次病危通知书,弄得胆战心惊?我们知道,“A导致B”,不能用“B发生了,但A未出现”来证伪。
 
    所以说,对内评的质疑,一方面可能是评级人员技术、经验方面的不足,但更多的还是源于“评级的艺术性”。评级是对企业未来偿债能力的预测。但基于历史及现状的分析,形成的对未来的预测往往是不准确的。
 
    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预测逻辑的问题。这种预测很有可能是基于一定偏见对世界的理解,而非解释。如此一来,因果链条极其薄弱,遑论对未来准确预测。
 
    二、未来新知的影响。即使从历史中找寻到的因果机制成立,但未来一定会出现今天尚未得知的新的讯息和知识,而这种新知会对已有的预测逻辑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不得而知。已被识别的往往都不是风险,只有未被发现和重视的可能才是风险。
 
    三、相关主体的能动性。因果关系作为知识,会被相关主体消化吸收,从而指导其行动,最终改变预测的逻辑基础。比如风险预警,可能引发主体警觉,防范风险的举措下风险反而得到缓释,预测失效;也可能加剧资本市场的踩踏,最终预言自我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内评如何彰显“专业性”呢?
 
    模型、系统支持下的评级是策略。在目前的环境下,应对质疑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搭建炫目的评级模型,尽量从形式上淡化一切人为干扰,实现系统自动出级别。用科学包装偏见,是为专业。
 
    这样“科学”的结果唬唬人是可以的,但自己千万别太当真。更不要以担心完全模型化评级会导致失业来阻挠系统化建设。放心吧,貌似再科学的“模型”也只是已有经验的固化,历史从来不能直接推测未来。评级的艺术性也是不可能完全量化进模型的。
 
    升级版的“专业性”就得靠扎实的知识储备了。区域、行业发展的前世今生,其中蕴含的可能因果链条可否熟悉,规律成立的前提假设是否清晰……凡此种种,都是预测未来发展的逻辑依据。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一直坚信,评级关乎数,但从来不只是数。而评级从业人员要求的知识面是很广的。
 
    总之,个人观点,评级专业性1.0靠经验、2.0靠量化、3.0靠底蕴。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