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8-20 03:14:05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无印良品陷农残超标丑闻 部分电商平台仍在出售

  

  近日,台湾媒体报道称,当地“食药署”公布了一批检验不合格的商品,其中包括台湾无印良品有限公司经营的“黑豆茶袋茶”及“大袋冷泡茶”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超标项目“扑灭宁”或有干扰荷尔蒙和致癌的危害。


  无印良品(上海)商业有限公司回应《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函时称,无印良品中国并没有购进和销售过台湾报道的产品。“我们在售的黑豆茶产品是中国大陆产的,农药方面进行了检测,符合标准(报告已发过)。台湾方面如何处理,无印良品中国大陆恐难知悉,非常抱歉。”此外,该公司还向记者表示,中国大陆地区无印良品销售的所有食品产品都是经检验合格的产品。


  陷入农残超标丑闻


  根据台湾媒体的消息,台湾地区“食药署”周二(8月1日)公布21款查验不合格产品,其中台湾无印良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湾无印良品”)的两款黑豆茶的茶包,被检验出残留农药“扑灭宁”。两批总重49.1公斤的茶包产品,全数被退运销毁。


  据了解,台湾无印良品今年6月从日本进口“黑豆茶袋茶”“大袋冷泡袋茶”,两批黑豆茶的茶包都被验出杀菌剂“扑灭宁”超标,前者残留0.1ppm(百万分之一浓度)、超标1倍,后者残留0.11ppm、超标1.2倍,两批总重49.1公斤。目前已全数销毁,未流入市面。此外原文,香港无印良品亦有出售同款黑豆茶的茶包,现已下架。不过,截至发稿之前,记者通过“无印良品黑豆茶”“muji 黑豆茶”关键词在大陆地区电商平台上进行搜索,仍发现有一些店铺在销售相关产品。


  华东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刘少伟告诉记者,“扑灭宁”是一种有机的杀菌剂,可以对含有细菌性的植物进行杀菌,上述涉及的两款茶产品应该是在茶叶生长的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扑灭宁”喷洒来杀菌,造成了“扑灭宁”农药残留超标。“扑灭宁”虽然是低毒性的杀菌剂,但动物实验观察发现,扑灭宁会干扰内分泌表现、长期也有致癌疑虑,因此美国环保署已将扑灭宁列为B2级致癌物。


  刘少伟还表示,作为食品安全事件来讲,农药超标现象其实现在很多,通常是农药的控制没有做好,在台湾,作为管理相对比较严格的地方,无印良品制作或者销售的茶包不合格,那么有可能反映出该公司在整个体系内的管理是存在问题的,对于消费者来讲,会对其食品安全控制产生怀疑,进而对该品牌的品质带来不利的负面影响。


  而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无印良品也曾因产品质量问题遭遇了质疑。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无印良品被曝出门店售卖的部分进口食品产自日本核污染区。虽然无印良品第二天迅速发布公告予以澄清称,“3·15”晚会所曝光的两款进口食品产地分别为日本福井县和大阪府,这两地不在受核污染影响范围内。同时还提供了相关产品的原产地证明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但是这依然对无印良品的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对于无印良品而言,越来越多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闻出现,对其品牌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无印良品目前的主要受众是新生代和白领,他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是比较敏感的。但是关键的问题在于,无印良品如何妥善地把事情解决,是整个事件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市场业绩受困


  根据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于 4 月 12 日发布的 2016 年财报显示, 其全年营收 3333.81 亿日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4%;利润为 382.78 亿日元,较上一财年增长 11.1%。但营收与利润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在 2015 财年,无印良品计划营收与利润的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8.2%、 44.4%;在2014年,这两项指标分别达到了18%和14%左右。


  无印良品在日本本土维持良好态势。不过,在收益来源最为重要的东亚市场,无印良品表现并不理想,全年营收达到 897.4 亿日元,同比增长 8%,利润同比减少了 4.7%。而在中国大陆地区,无印良品同店销售仅有 4.7%,在过去的两年里,无印良品始终以 14.5%、 20.4% 的速度维持着两位数快速增长。


  通过门店扩张来拉动业绩的方式仍在继续。2016年12月,无印良品在杭州开出了其在中国大陆的第200家门店。然而在几年前,无印良品的开店速度较为缓慢。 2005年,无印良品在上海开设了中国内地第一家门店。8年之后,无印良品大陆门店达到100家。


  无印良品对中国大陆市场依旧充满了信心,此前社长松崎晓曾表示将“维持每年新增 30 家店铺的速度。”伴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壮大以及消费升级的加速,无印良品的渠道开始下沉,除了对上海、北京等进行深度挖掘之外,重庆、苏州以及二三线城市也被纳入到销售网络中。


  与此同时,为了显示对中国大陆市场的诚意,除了2014年在成都开出全球最大的旗舰店以外,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划还将跨界涉足酒店业,在深圳开设首家MUJI HOTEL。此外,今年6月,无印良品还在上海淮海 755 店开设了全球首家 MUJI Diner 无印良品餐堂。


  除了加速开店,无印良品在华价格问题一直以来颇受诟病。同样一件无印良品的商品,在日本和中国的售价差异较大,受到汇率等问题影响,使得无印良品在中国的价格一度达到日本的两倍。2017年初,无印良品公布了自2014年以来的第六次调价活动。无印良品(上海)商务有限公司董事山本直幸此前表示,2017年无印良品将继续对295种商品发布“新定价”,降价幅度将达到14%。降价被认为是希望进一步扩大消费层,拓展中国的市场份额。


  然而,如何在扩张门店时保持品牌溢价以及如何跟低价的对手竞争,无印良品在中国大陆又遇到了多年前在日本曾经面对的难题。凌雁咨询首席分析师林岳认为,“靠开店来扩张业务,这个做法在企业走上坡路的时候是可行的,但是在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这无疑是‘自杀’的行为,运营成本随即增加,而业务增长却下滑,靠开店救市一定是行不通的。”朱丹蓬则认为,“近几年来,整个实体店的业绩都遭受到了滑铁卢,无印良品也不能独善其身。除了依赖开店这种方式拉动业绩增长网站,其实还有很多的方式,比如增加产品,进行创新升级,加强粉丝互动等很多方式。”


  “无印良品在中国大陆的表现近几年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目前市场出现了很多质优价廉的替代商品,如名创优品等,无印良品的竞争力就大幅下降。无印良品现在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在一堆模仿者中继续拥有影响力。几年来,无印良品曾试过降价、打折来挽回颓势,降价会在短时间内为无印良品留住消费者,但是频繁降价会对品牌形象造成打击推荐,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忠诚的消费者。作为生活类产品量贩店的先行者,只有通过产品创新、品牌升级和服务升级,才能真正获取粉丝的拥戴,才能有领跑的气势。从消费趋势来看,产品不怕贵,怕的是打动不了消费者,若产品不走心yin—hang—123—net,价格走心一点用处都没有。”林岳告诉记者。


  “无印良品在日本是大众平价商品代表,而在中国大陆则定位于中产阶层的消费。实际上,消费者对它的品牌是有误区和担忧的,讲究品牌的消费者,基于它的负面新闻会减少购买;不讲求品牌的消费者,可能觉得价格又比较高。低端的消费者认为消费不起,高端的消费者又看不上或者是担心其食品安全问题,所以,无印良品显得比较尴尬。如何扭转在中国大陆的局面,是无印良品面临的不小挑战。”朱丹蓬说。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