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0-31 18:24:11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崇祯时期,大臣们守着大量的财富。为什么不拿出来救国?

    崇祯年间不需要那些大臣们把自己的钱捐出来,只要他们别贪污,让这些钱留到应该流向的地方,大明王朝也能很轻松解决掉内外交困的诸多问题了。
 
    说起明朝末年崇祯皇帝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其中最根本的一个因素就是他手底下这帮大臣贪污受贿成风,以至于表面上看大明王朝每年有数以千万两的税收,并且相当一部分投入到了军费中,以至于仅辽饷每年就达到了600万两。
 
    如此巨额的资金,已经不需要让大臣们从自己兜里边掏钱,只要收税的过程、调拨款项的过程大臣们能够恪尽职守,担负他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就好了。
 
    不用他们有多么高的道德情操,也不需要为了保护大明王朝拿自己的钱出来,没必要!
 
    可是,正是因为官员们腐败成风,崇祯皇帝看着每年的税收,白花花的银子似乎很多,却没有多少用到正经地方。
 
    例如,崇祯15年,也就是大明王朝马上要被推翻的倒数第3年,一个监司调配5000两银子到军队中,能有三成发到军营中就不错了。
 
    国库的银两调配到军营中的时候会层层苛扣,那么当税银从下边收上来的时候,当然也会极尽名目,大肆收刮。
 
    所以,前线的士兵缺少饷银,百姓却在官员们的压迫之下日益困顿了。
 
    那么,当出现天灾的时候,粮食减少必然会导致饿殍遍地,幸存的人为了生活只好揭竿而起。
 
    崇祯年间西北地区的民变有相当一部分的原因是对百姓的压榨。
 
    南宋初年,宋高宗问岳飞:国家怎么样才能够兴旺发达?
 
    岳飞说: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惜命,国家就能发达了。
 
    但是在崇祯年间,文官贪财武官则是又贪财又惜命。
 
    虽说军饷再下拨到军营中的时候已经经过层层的克扣,所剩无几了,但是军官们还要从中再克扣一笔,以至于前线的绝大多数士兵衣不遮体,面黄肌瘦。
 
    卢象升在基层视察的时候就发现,士兵们有的人连裤子都没有,在寒风之中瑟瑟发抖都快冻僵了,而且瘦骨嶙峋,往那一戳就像是一根棍子,因为这些士兵每天很难饱餐,所以瘦的不成样子了。
 
    吃不好穿不好,他们手中的武器和铠甲就更谈不上配备到位了。
 
    一些卫所兵拿的武器很多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唯一一件,多年来早已经锈迹斑斑,不要说和全副武装的正规军作战,就算和那些揭竿而起拿着大棒子的农民军干仗都干不过。
 
    即便如此,军营中也难以做到满员,远离京师的边地如此,京城也是一样吃空饷的现象蔚然成风。
 
    比如,崇祯16年,也就是大明王朝即将灭亡的倒数第2年,当时翰林院检讨汪伟上奏崇祯皇帝,南京兵员的配额本来是10万多人,现在只剩下了3万人,空额高达7成。
 
    即使天子脚下的京师,当时的实际兵力也只有配额的一半。
 
    所以,崇祯皇上看着手中的数据,以为自己拥有百万大军,实际的兵员能有四五十万就不错了,而这四五十万人里边绝大多数人连温饱问题都满足不了。
 
    他们拿着简陋的武器,饿的东摇西晃,穿着乞丐一般的衣服,却要面对如狼似虎的敌人,当然会出每战必败。
 
    以上的问题靠钱解决不了,因为大明王朝不缺钱。
 
    大明王朝仅辽饷每年就有600多万,辽东地区的名额一共是15万,每人可以摊到40两银子。
 
    当时辽东地区的军人军饷为一年20两,所以除了负担军费之外还能有300多万的结余用作他用,比如修筑城堡,更换武器装备,给士兵提供良好的训练。
 
    那么20两银子少吗?
 
    当然不少了。
 
    以万历年间的物价作为参考:
 
    20两银子可以购买7400斤大米,或者1000斤猪肉,或者1300斤羊肉,或者500只三黄鸡。
 
    这笔钱完全可以保障一名士兵让自己的家庭过上非常体面和富足的生活。
 
    就算是到了崇祯年间,因为小冰河的原因物产减少,物价上涨,也不至于让士兵和他的家人饿肚子。
 
    就算不能经常吃着肉,大米、白面也能管够,绝不至于出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现象。
 
    再加上良好的训练和整齐的装备,这样的士兵战斗力绝对不会弱于满清武士。
 
    他们面对的是满清大约10万战兵,从兵力上占有优势,并且辽东地区堡垒遍地,每打下一座城堡满清都会付出超过明军的伤亡,所以就算是能取得几次战斗的胜利,也必然会因为损失惨重而元气大伤,没有能力继续和明朝为敌。
 
    如果大明官员们不去压迫老百姓,在西北地区出现灾荒的时候调拨其他地区的钱粮予以赈灾,就算有李自成等人造反他们也难成气候。
 
    所以,明朝末年最根本的问题是官员们腐化堕落,他们像蛀虫一样把大明王朝这座建筑搞得千疮百孔。
 
    无论是西北地区的农民起义,还是东北地区的满清的崛起,相对于这些官员们只能算是压垮大明王朝最后一棵稻草罢了。
 
    这也就解释了题主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当时的官员们不拿出钱来挽救大明?
 
    对这些已经对大明王朝失去忠心的人,寄希望于他们拿出多高的道德水准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大明王朝存在与否,已经不是他们所考虑的范围,大明王朝在,他们可以继续贪污受贿,大明王朝不在了,他们都会去投奔新的主人,继续自己荣华富贵的生活。
 
    所以,清朝建立之后,大批明朝旧官僚又成为大清王朝的臣子,帮他维护这个帝国。
 
    而在这个维护过程中,他们继续贪污受贿,以至于到了康熙年间就已经贪污成风。
 
    如果不是雍正继位之后整顿吏治,大清王朝很难延续康乾盛世。
 
    即便如此,到了乾隆年间贪污再次盛行,以至于出了人类有史以来大的贪官和珅。
 
    据说和珅一共贪了8亿两白银,大约等同于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
 
    大清王朝当时是世界上第一经济体,想象一下,今天的世界第一经济体出了一个贪污该国财政收入15年的贪官是一个什么概念?
 
    2019年,的财政收入是3.46万亿美元,15年的财政收入就是51.9万亿美元!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