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1 17:41:14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教授:地区差异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薪酬的主要因素

  2019年是中国高校扩招的20周年。回想入世前的中国,很多企业见到一个本科生就抢着要。难怪,当时每年大学才招一百万人,只有不到一半的高中毕业生能有学位。今天,尤其是三大经济区域之中,即使是985高校毕业生,恐怕也未必总能有当年那样的待遇。很多大学生快毕业时,最怕的不是论文还没写完,而是工作还没着落。企业从蜂拥抢人到海选挑人,最好的反映是薪酬。日前,中国薪酬网公布了一份2018年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当中的数字让一些人读出希望的同时,估计也令不少人感到了唏嘘。

  尽管这份薪酬数据与麦可思研究院每年公布的类似数据有一定差距,但对于教育界和媒体界的朋友而言,不少情况都已经是见惯不怪了。例如,媒体报道中提到最多的两点,一是985、211高校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大幅度领先其它“二、三流高校”。清华2017届毕业生的均薪为9065元,直接进入了不少标题之中。二是一线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在薪酬上也明显占据优势,这可以从反向证据中得到验证:武汉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等985高校的均酬排名总体上靠后。

  此外,这份数据还为2017届薪酬最好和最差的各20个专业排了名,作为走向程序员岗位的起步点,软件工程专业荣登榜首(9001元),而在管理类专业中指向略嫌不明的城市管理专业则敬陪末座(2008元)。

  分析这些数据,不难得到一个初步的观感,决定大学毕业生均薪的,主要是学校的行政级别和所在地区(或城市)这两个因素。专业对薪酬的影响,也与这两个因素有很大关系。原因很简单,以前述的专业均薪排名来看,其实最好的20个专业,从榜首的软件工程到排在后面的材料物理和生物科学等,能提供这类岗位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或三大经济区域内)。一线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决定了在这里工作的毕业生薪酬也不能低。

  从这个点上深入思考,尽管整份薪酬数据反映出来的现实并不让人意外,却有不少值得人思考的地方。在笔者看来,首先是从教育部门的角度看,高校的专业结构和招生模式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其次则是对于既非名校亦非热门专业毕业的学生而言,怎样寻找机会相对公平一点的就业机会?

  首先,专业的薪酬高低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相关,而岗位需求的变化往往远快于学校的院系结构变化。诚然,对于部分有志于投身某个行业的年轻人,薪酬不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读个好找工作的专业也是无可厚非的追求。然而在中国,很多时候,一些难以就业的专业就是因为院系结构的僵化(尤其是师资问题)而不得不按原路径招生,导致很多考生被选择或被调剂去某个专业。以大量毕业生的不对口就业来保障少量教师的铁饭碗,先不论道德与否,起码就是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未来是否可以在小量高端研究型高校保留某些需求不大的专业的同时,让绝大部分教学型高校的专业设置与招生结构更加贴近就业市场,是教育决策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次,这份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越来越严重的地区差异。在均薪排名前40名的高校之中,超过一半不是985高校。众所周知,在拥有接近2700家高校的中国,高教资源“高密度”地集中在39家985高校(2018年后增加3所,成为42家“双一流”)之中。企业HR有充分的理由视它们的毕业生为挚爱:生均培养成本可能是其它学校的10倍以上。这样看似牢不可破的结构,原来也敌不过地区差异。前述逾20家非985高校,就是因为身处北京与上海(一家在广州),在薪酬上逆袭成功。

  在中国读过大学的人大概都知道,要说服一位北京或上海考生离开自己的城市读大学是相当困难的,这种情结其实有一个相当理性的理由:因为地区比学校的级别更加重要。那么,对于绝大部分在高考中无力选择自己命运的学生,似乎最好的去处是广东。因为这里只有两家985高校。对于家不在三大经济区的“双非”高校非热门专业应届毕业生而言,这份数据的指向,可能会是:挥别京沪,买张南下广州的火车票。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