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12 12:11:46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国产大豆效益高于玉米(农产品贸易战观察五)

进入四月份,中国和美国同时进入作物播种期,南美则进入收割期。那么,令中美农民挠头的是,今年该不该种大豆?本人的分析结果是,国产大豆效益将高于玉米。中美两国农业部的大豆播种面积数据给本人的观点做出了有力的注脚:截止4月10日,美国大豆播种面积同比减少1.29%;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同比增加12.4%。

尽管农业部3月份的“大宗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月报”到了4月9日仍未露面,但是和张振老师(大豆部分的执笔人)的通话倒是达成了共识:一旦大豆贸易开战,国际豆价下跌,国内豆价上涨。这将有利于国产大豆的播种。

如前篇所述,中国可以通过阿根廷、巴西库存来弥补美国进口大豆的空缺,但也只能满足2587.82万吨,还有697百万吨需要中国动用自身的库存。中国库存2064.1万吨,填补697万吨缺口绰绰有余,但由此带来库存消费比将会下降至12.32%,低于联合国认定的粮食安全紧急状态的14%接近两个百分点。暂且不论如何进一步保护大豆消费的安全问题,单就库存大幅度下降这一事实而言,必然导致价格的迅猛上升。

我国固然可以利用国储拍卖的方式,稳定大豆价格的剧烈波动,但是也应认识到这是振兴国产大豆的有利时机。

由于国际大豆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国产大豆始终处于边防守边缩减的状态,不仅难以再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全球90%产能傲视欧美的辉煌,连1995年之前的净出口国都已成为历史被淹没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之中。

2014年我国对大豆实行“目标价格”改革之后,大豆的种植效益与玉米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使在2016年对玉米实行市场化改革之后,二者的种植效益仍然存在明显差距。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数据,2016年,种植一亩玉米的现金收益平均为341.21元,而种植一亩大豆的现金收益只有163.77元,二者相差177.44元。在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2016年财政补贴,玉米为153.92元/亩,大豆为118.58元。种植效益以及财政补贴的双重差距,迫使许多地区“豆改米”,即使在只适合种植大豆的第四至第六积温带,也有很多豆田改成了玉米。

为了扭转这一结构性生产矛盾,2016年4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豆面积扩大到1.4亿亩的目标。同时改变补贴结构,2017年,黑龙江玉米补贴133.46元/亩,大豆补贴173.46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大豆产量1455万吨,同比增长12.4%。农业部2018年4月10日预测,2017/2018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为1.215亿亩,同比上升12.4%。反映出调控政策的有效性。

一旦大豆贸易战在6月份变为现实,国内豆价自然高涨,国储拍卖在保持豆价稳定的前提下,同时应在拍卖数量和拍卖节奏方面充分计划,使豆价保持在2.52元/斤至3.00元/斤之间,其综合效益既高于玉米又略低于水稻。在改变“豆改米”趋势的同时,扼制“旱改水”的趋势。以达到种植结构上的平衡。

退一步讲,即使6月份中美贸易战罢战,进口大豆并未加税,但由于贸易战对播种期的巨大影响,逻辑上会对美国农民压缩大豆播种面积起到引导作用。这同样会提升中国国内大豆价格于无形。美国农业部4月10日公布的美国大豆播种意向为5.4亿亩,同比减少1.29%。

另一视角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