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8 13:57:23 文章来源:互联网
微博 微信 QQ空间

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最高上市公司高管到底该拿多少钱?

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最高上市公司高管到底该拿多少钱?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居民人均收入的25倍,金融业高管平均薪酬最高

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应该是多少?

记者姚冬琴北京报道

岁末将至,又到了盘点一年收获的时候了。

12月8日如何解决银行高管收入过高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指数报告(2013)》(以下简称《高管薪酬报告》)显示,2008年,上市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52.83万元,是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万元)的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倍(2.56万元)。

在纳入高管薪酬报告的2310家国内上市公司中,房地产巨头万科以1458.33万元成为2012年高管薪酬最高的上市公司;江苏如意集团以3.4万元的高管薪酬垫底。

2012年高管薪酬最高的10大上市公司虽然只有3家金融公司,但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无疑非常抢眼: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高居榜首平均年薪232.95万元。位居所有行业榜首,这一数字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3.85倍。

排名第二的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高管平均年薪仅为101.75万元,不及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一半。

细分来看,在金融业上市公司中,上市银行高管平均薪酬为253.53万元,上市证券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239.62万元,上市保险公司高管平均薪酬为215.99万元。

其中,中信证券副董事长尹柯年薪990.26万元,在所有上市金融公司高管中最高。

此外,“平安系”也不甘落后,延续高薪形象。银行业高管薪酬前5名中,有4人来自平安银行,最高的是去年9月离职的前行长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795万元人民币)。保险高管年薪最高的是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567.69万元)。

事实上,从历年高管薪酬报告来看,从2001年到2012年,金融行业的高管平均薪酬一直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也不例外。

三个因素

财务主管薪酬高

为什么多年来财务主管的薪酬如此之高?高管薪酬报告的作者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明华表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金融业业绩快速增长,平均净利润远超其他行业,平均利润率也高于普通企业。

2310家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8.87亿元,平均利润率为10.35%。金融业上市公司平均净利润268.47亿元,是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30.27倍;平均利润率为81.83%,是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7.91倍。由此可见,高利润率是该行业高管薪酬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金融业的准入门槛很高,其他行业想要向银行业扩张的难度还是很大的。过高的金融行业进入壁垒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同时降低了现有金融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了金融行业的平均利润率。

第三,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金融业高管承担的高风险是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高薪可以看作是对承担高风险的补偿。金融行业需要高管付出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尤其是券商高管,早逝率和不孕率很高。“非正常死亡”事件在金融行业频频发生。这些都需要金融业支付更高的薪水来留住人才。

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的高薪合理吗?他们的薪酬应该参考什么标准制定?来自学术界和上市公司的资深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对话

金融业高利润阻碍实体经济发展

高明华:金融上市公司给人的印象就是薪水很高,这些现象是公众非常关心的。在宏观层面,国家要树立和提倡工资与贡献挂钩的观念;在微观层面,公司董事会在制定高管薪酬合同时应着眼于企业经营业绩,即根据高管的实际贡献确定薪酬。

虽然金融类上市公司高管的平均薪酬是非金融类公司的3.85倍,但不要被这种现象所迷惑。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绝对值较高,但与其高绩效相比,其高薪未必存在过度激励。在强调高管薪酬与贡献一致的标准下,当前对财务高管的薪酬激励并没有明显过剩。

季晓楠:金融公司高管的薪酬是非金融公司的3.85倍,但业绩却是金融公司的9.04倍。由此可以看出,财务高管的薪酬激励并没有明显过剩。这种观点在社会上未必会得到很多认同。据我了解,国务院领导在研究国企高管薪酬时,也认为金融高管的薪酬远高于工商高管。

现在人们一致认识到,金融企业的高额利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例如在香港、新加坡等地,银行一年期融资利率成本在3%左右,中国大陆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在6.5%左右。

然而,通过金融中介,中小企业往往可以获得10%至12%甚至更高的实际利率。而我们加工制造企业的利润率能做到5%,实体经济怎么发展?在此前提下,您认为财务高管的薪酬高还是低?

刘映秋:在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贷款难、贷款利率高、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国有金融上市公司的平均利润率达到81.83%是非常不合适的。那么我们不禁要问,金融公司哪里来的这么高的利润?我觉得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垄断,二是营业收入,三是风险。因为风险高,所以获得了额外的收入。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所有与垄断、特许经营权相关的利润都应当回馈社会,不得作为高管对公司的贡献,或者作为薪酬支付给高管。营业收入和承担风险所获得的额外收入,就是财务主管的绩效。

中国目前正面临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发展阶段。很多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掉进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的突出表现是收入差距过大。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劳动报酬与贡献不匹配。因此,当前财务高管的薪酬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如何确定高管薪酬

朱必新:讨论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绝对值的高低意义不大。关键是高管是否完成了董事会下达的目标任务。也就是说,他们的收入是不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来确定的。

公司治理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让投资者获得满意的回报。因此,高管薪酬的高低应该完全由投资者来判断。投资者认为这群高管是否达到了他们预期的投资收益目标,不仅是当前的目标,还有长期的目标。以此为基础,为其制定薪酬标准。

另外,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高低,还要看跟哪些行业比较,是国内比较还是国际比较。中国企业要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成为世界一流企业。无论是管理、业务、精英团队的选拔,还是对管理者的激励,都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以中国交建为例,我们在全球的标杆企业,比如法国的Vinci,在规模和效率上并没有落后太多,但是我们高管的薪酬差距很大。可能相差10倍或20倍。如果要将公司提升为世界一流,长期对高管的低激励是不可持续的。

张政军:不为股东创造价值,公司高管拿高薪肯定是不对的。但是如何解决银行高管收入过高问题,如果创造了利润,如果利用了行业景气度、垄断因素、优质资产,高管们还拿工资吗?薪资高,值得商榷。

所谓无功无过。在我看来,对于竞争领域的公司来说,与同行业、排名相近的标杆公司看齐更为合理。对于公共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总体方向应该是固定补偿比重大,激励补偿比重小,不存在与利润挂钩的股权激励。

另外,高管薪酬重要的不是用什么模型来计算,而是让合适的人来决定薪酬。高管薪酬由董事会决定,但董事会必须是独立的。如果董事会都是内部人,缺乏外部监督,自己定薪水显然不合适。

高明华:高管和员工的薪酬差距应该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水平。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调控的重点,不约而同地将高管薪酬与员工平均收入挂钩。我们的研究发现,适度的高管与员工薪酬差距确实可以产生正向激励,提升公司绩效。

另一视角

换一换